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孩子的教育大概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前两者是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进行的,而社会教育大多数是参加工作以后。可以说,三者相辅相成,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先:是生长环境的先,是性格形成的先,是品德形成的先,是三观形成的先,是思维方式的先,是心理基础的先,是培养能力的先。
学校教育是后:是知识积累的后,是学习技能的后,是道路指导的后,是答疑解惑的后,是视野开阔的后,是更上一层楼的后,是人生价值提升的后。
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高度。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不能替代学校教育,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各司其职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也就是说,家长有家长的责任,老师有老师的职责,家长与老师做到最好的配合,才能培养出更多人格完善、志存高远、德才兼备的孩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影响大
家庭教育影响大还是学校教育影响大呢?要我说,都很大。
有一种情况是两边都争孩子,学校方希望孩子和家长都听学校的,经常用一个公式5+2=0(意指5天上学经过2天周末,教育效果归零)来控诉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家长不认同学校的教育,希望控制学校或抵制学校教育。
还有一种情况是两边都推卸责任,校方只负责抓学习成绩,把人格教育放弃,学校只负责选拔,孩子有任何问题都是家长的责任;
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了,孩子长成什么样子都该是学校负责,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孩子一天80%的时间在学校啊,另一个理由就是:孩子就听老师的。
每个人的教育都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元素,只是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比例不同。孩子越小,家庭占的比例越大,随着孩子长大,社会和学校的比例会有所上升,青少年之后,后两者的影响会超过家庭。
具体到家庭,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亲密度越高、威信越高的长辈影响越大。
在学校里,影响力来自老师、同学和校园文化,其比例关系的变化几乎同比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比例关系。
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区别
第一,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教育,针对孩子个别的关注、指导和教育,必须由家长来完成,学校无法替代;而学校则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提供的只是一个公共的、普遍的教育,需按照统一进度、统一的课程,很难真正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差异。
第二,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示范性的教育。从生活时空来看,多数时间孩子是在家与父母一块儿度过。学校对于孩子只是人生的一小段,因此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比学校要大得多、长得多。
第三,从教育内容上看,与学校主要是传授知识不同,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
第四,从法律责权利上看,孩子与家长具有天然血缘关系,这是学校、老师无法替代的,故每一个家庭监护人都应有教育孩子的的责任。
当代父母大多是70后、80后,由于他们中许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不少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与孩子相处变得更加民主、更加平等,但年轻的父母依然遭遇许多新挑战:
时代变化太快,70后、80后家长的成长环境明显异于00后、10后孩子的成长环境,许多生活概念完全不同,许多知识、经验已跟不上孩子的视线、需求,这是现代父母面临的最大挑战。
除此以外,孩子学业与升学竞争压力仍然较大。高考、中考指挥棒,经层层放大,最终将压力传递到了每一个家庭,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尚未完全减轻。
一方面,社会天天在喊“减负”,另一方面,家长们又被迫给孩子“施压”,此外,中国代际关系是“反哺模式”,父母对子女几乎是无限责任。因此,时下不少家庭对“家庭教育”的诠释主要还是抓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