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兴趣特长  /  书法  /  隶书和篆书哪个更早

隶书和篆书哪个更早

时间:2023-12-19 10:23阅读数:543

隶书是文字史上从难到易,从繁到简,甚而进化论式地转化为实用性极强的一种实用文字。书史把这一转化过程概括为“隶变”。隶书在形成之始,作为篆书的辅助字体,同篆书的实用功能一样。其实隶书与篆书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隶书和篆书哪个更早

篆书更早,篆书先出现,盛行于先秦,秦统一后统一六国文字,将李斯书写的小篆定为标准全国通用字体,泰山有李斯亲笔所书的秦始皇封禅泰山石刻。

因为篆书写复杂,繁琐,特别是出身低贱的贫民奴隶,简化书写方式,就出现了一种书写方便的字体,因为最早在下层人士流行,并不被上层贵族接受,后来成为隶书。

隶书和篆书怎么分辨

篆书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文字。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的"金文"或"钟鼎文"。书法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由丞相李斯整理,简化统一字体,后人称之为"小篆"。小篆字体略长而整齐笔划圆匀秀美。

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隶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

汉朝仍使用隶书,并产生了众多的风格,之后进过魏晋时期的较长沉寂,到了清代重新受到了重视,并在汉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创新。

学隶书要写篆书吗

学习隶书的人若懂得写篆书的笔法,无疑对学好隶书是有帮助的。虽然如此,但不等于“学隶必先学篆”不可,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绝对。

因为隶书笔法经不断完善,变圆转为方折,变弧线为直线,变象形为符号,删繁就简、中锋侧锋并用,方笔圆笔兼备,点画波发,波碟鲜明,运笔讲究提按、顿挫、轻重,它比线条粗细均匀的篆书。

在技法上要丰富得多;何况篆书这种古老文字,结构繁复,象形的偏旁部首较隶书符号化的偏旁部首难于辨识,对学习隶书没有直接的作用,反增大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初学隶书从汉隶学起更便于掌握隶书各种笔法和结字的法度。因此,不一定“学隶必先学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