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躺平一年还会去学校吗
孩子不上学对家长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儿,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想去上学,甚至选择“躺平”,也就是放弃学习和未来的规划,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干预指导。
孩子躺平一年还会去学校吗
很多孩子躺平休学在家后,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儿,也不和父母沟通。咱们家长呢,很犯愁,担心孩子这样下去会变得越来越自闭,会和社会彻底脱节。虽然说咱们家长都知道,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上不上学都是其次,但有的时候你还是会患得患失,会想着其他孩子都要参加中考,参加高考了,自己的孩子还是不能出门儿,还是不能上学。
孩子现在的回避社交只代表当下的表现,只要孩子的心理恢复了,他就可以做到正常的社交,这样你才能让自己渐渐地放下焦虑,不再急躁,自然而然的就去上学了。
如果孩子有自卑感或者是病耻感,他就会担心在出门之后遇到熟人的询问。所以在孩子想要出门时,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病耻感。如果有熟人询问孩子为什么没有去上学,我们要帮孩子圆谎,不要暴露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孩子才会消除走出家门时的恐惧和担心。
躺平不上学的孩子——复学前的最佳指南,家长必读!
1、认真对待复学前的几天
复学前的几天,不是随意度过的日子,而是为复学做准备的日子。家长应该认真对待这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复学计划,包括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做作业、休息、睡觉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规律,也可以让家长有一个参照和监督。同时,家长也应该和孩子沟通复学的期待和担忧,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孩子必要的鼓励和安慰。这样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也可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和焦虑。
2、家长应该在复学前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细致帮助孩子克服突发的困难
复学前,家长可能会有很多情绪,比如高兴、紧张、担心、焦虑等。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如果家长太过激动或者焦虑,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压力或者不安。家长应该保持平静和乐观的态度,给孩子传递积极和正面的信息。
同时,家长也要细致地帮助孩子克服复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困难,比如生病、交通延误、忘记带东西等。家长要及时地给予孩子支持和解决方案,让孩子感到有依靠和安全感。
3、家长要接纳孩子可能会有的退步,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
复学后,孩子可能会在学习和社交上有一些退步或者困惑。比如说,孩子可能会忘记一些知识点、跟不上课堂进度、和同学交流不顺畅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要过分担心或者责怪孩子。
家长要接纳孩子可能会有的退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同时,家长也要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支持和鼓励,比如说,帮助孩子复习课程、陪伴孩子做作业、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表扬孩子的进步和努力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有信心和动力,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社交技巧。
4、开学前家长要尽量不让孩子做过度兴奋的活动,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开学前,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会想要尽情享受最后的假期,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说,看电影、玩游戏、去旅行等。这些活动虽然很有趣,但是也可能会让孩子过度兴奋,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生物钟。
如果孩子睡眠不足或者不规律,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复学后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家长要尽量不让孩子做过度兴奋的活动,而是让孩子做一些安静和放松的活动,比如说,听音乐、看书、画画等。同时,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5、开学前需要规律的学业补习,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学校生活
开学前,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会想要放松一下,不想再碰书本和作业。这样虽然可以让孩子暂时减轻压力,但是也可能会让孩子忘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影响孩子在复学后的学习效果。
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在开学前进行规律的学业补习,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安排合适的补习内容和时间,比如说,复习上学期的重点知识、预习下学期的新课程、做一些练习题或者模拟考试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温故知新,巩固基础,提高自信,也可以让孩子恢复学习的节奏和兴趣。
6、复学前一晚,安静度过,并在需要时陪伴孩子
复学前一晚,是一个特别的夜晚。家长和孩子都可能会有一些激动、紧张、期待、不安等复杂的情绪。家长要让孩子安静度过这个夜晚,不要做一些刺激或者影响睡眠的事情,比如说,看恐怖片、吃辛辣食物、玩手机等。
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间,并提前准备好需要带的东西,比如说,书包、文具、水壶等。家长也要在需要时陪伴孩子入睡,给予孩子温暖和安心。如果孩子有什么想说的话,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和回答,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尊重。
躺平不上学,孩子们在逃避什么
应激性事件。有些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一些负性事件,比如被同学霸凌、排挤、嘲笑,或者被老师体罚、批评、压力过大等等。这些事件会让孩子对上学产生抵触和恐惧,甚至引发心理创伤。他们不想去上学,是为了逃避学校给他们带来的不良情绪和经历。
分离焦虑。有些孩子对于与父母或其他亲密人分离时会产生过度的、持久的和不现实的焦虑。这种焦虑可能源于早期的分离创伤,比如小时候被保姆带大、经常换环境等等。这种焦虑会让孩子害怕离开父母或其他亲密人,担心他们会出事或者不再爱自己。他们不想去上学,是为了保持与父母或其他亲密人的联系和安全感。
社交焦虑。有些孩子对于社交场合或者集体活动会感到紧张和担忧。他们可能对自己缺乏信心,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表现不好或者被拒绝。他们可能也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总是想要做到完美或者符合别人的期待。他们不想去上学,是为了避免在社交场合暴露自己的弱点或者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