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资讯  /  学校  /  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3-01-30 11:25类型:学校阅读数:788

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在生活中会沉迷手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无法跟孩子有效沟通,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也逐渐适应,想了解下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本文就来详细说明下,供大家参考。

玩手机的孩子和不玩手机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1、不愿交流。现在的手机上面有很多的视频和游戏软件,孩子一旦玩上瘾,就会一直沉迷下去,就跟成年人一样,拿到手机可以两个小时不讲话,对于孩子而言更是如此,孩子本来应该是特别开朗。

但是玩手机之后,开始变得不愿意和人交流,不爱社交,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加以管束,孩子会越来越内向,越来越自闭,将来想要融入社会就更难了。

2、玩手机的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不能把手机当做哄娃的工具,特别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孩子哭闹,有时候是有具体的原因,他可能是饿了,渴了,想出去玩了或者是想得到父母的安慰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家长只要他开始闹人,不问清原因,就直接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可能会被手机的动画或者视频吸引,暂时停止哭闹。但是,家长并不知道孩子哭闹的原因,也没有帮助解决。

3、玩手机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可能看了一会儿之后就会换成别的内容。这样形成习惯之后,面对课堂上老师的讲授,他就很难集中精力,不容易保持注意力。课堂上的典型表现就是坐不住,对以后的学习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4、玩手机的孩子自制力差。孩子总是放不下手机的原因就是手机里的游戏、视频太好玩,以至于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样的孩子控制不住心里的欲望,从而摆脱不了手机。自制力会很差,除了对手机感兴趣,对其他东西都提不起兴趣,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可以天天不出门。

不玩手机的孩子,自制力比较好,知道该学习时学习,该玩耍时玩耍,该停下时就停下。对一切活动能切换自如,不存在上瘾和缺乏自制力。

孩子经常玩手机怎么教育

1、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让孩子有目标感很重要。孩子玩手机并不全盘否定,但家长需要跟孩子提出来,“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日常规划,合理地规划日常学习时间、运动时间、娱乐时间,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而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规定一个边界,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如果不希望孩子在手机上投入太多精力,家长就要减少手机、电脑娱乐游戏时间,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也要首先做到,给孩子树立榜样。

3、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很多家长都认为我们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与学习条件,保证孩子衣食无忧,满足了他们各种需求,孩子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了。但事实证明,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关注孩子的实际行为更重要。

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孩子对家庭、社交、沟通、舒适感、安全感、成就感等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帮助孩子更好地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获得共情能力。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玩手机

1、家长为了省心,主动让孩子玩手机。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他们将手机塞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自己玩,这样他们的父母就可以放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种做法不仅助长孩子玩手机上瘾,还会不知不觉地告诉他们的孩子:爸爸妈妈很忙的时候就会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很忙的时候我就可以玩手机了。这样对孩子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是要不得的。

2、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度极少。导致孩子在渴望被关注的过程中,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上,孩子一旦发现手机能够填补他们空缺的内心,就会更加沉迷,所以家长在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关心和关爱,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脱离游戏。

3、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陪伴孩子并不是指时间问题,而是父母如何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为他们缺少同龄的玩伴,他们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独自玩耍。如果父母忽视陪伴孩子玩耍,听孩子分享快乐和烦恼,孩子很容易感到孤独。

从他们的嘴里我们可以经常听到,“这很无聊,”“没有人和我玩。”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精神补偿。零食,电视和互联网已成为他们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