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资讯  /  生活  /  孩子拿别人东西是什么心理

孩子拿别人东西是什么心理

时间:2023-03-31 15:10类型:生活阅读数:4982

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孩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对孩子打骂也不管用,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家长就想了解下孩子拿别人东西存在哪些心理特征?

孩子拿别人东西是什么心理

1、吸引家长的关注。如果孩子说谎或乱拿别人东西后根本不介意被家长发现。那么很可能说明他行为的目的就是吸引家长或周围人的关注。这可能与孩子被忽略、感到孤独有关。

2、攀比与嫉妒心理。存在一定的攀比甚至嫉妒心理在孩子个性化发展过程中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要,除了告诉他这种行为不可接受外,还要和他一起寻找满足自己和实现目标更好的办法。

3、抱有侥幸心理。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但仍还这么做,这样的孩子心里总会抱有一丝丝的不会被别人发觉的侥幸心理。

4、单纯地害怕失去。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在其他人给予她们东西之后,如果她们对这个东西爱不释手,那么他们就会把它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害怕失去这个东西,所以有些孩子,会做出将朋友借给自己的东西藏起来的行为。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父母如何引导

1、不要严厉的审问孩子。若发现孩子有了新玩具时,家长不要直接上来就质问孩子,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严厉的语气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这样做相当于逼着孩子去说谎。父母可以心平气和的鼓励孩子说出玩具的由来,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根据具体原因解决问题。

如果允许,家长可以利用奖励孩子的方式兑现给孩子。比如,孩子平时吃饭不好好吃,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在未来三天内好好吃饭,就奖励一个这样的玩具。这样一举两得的办法岂不是更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2、给孩子灌输物权思想。家长平时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物品的权利,当别人想要这样东西时,必须得经过本人同意才可以。可以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的玩具,别人想玩但自己不想给的情况下,是可以拒绝的。

若孩子偷拿了别人的玩具,父母可以找个机会让孩子感受下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见时,难过的情绪,来引导孩子对此产生内疚。同时也能有效的改正孩子“偷”的行为。

3、教育孩子要承担责任。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后,首先就要要求孩子将东西物归原主并向别人道歉。如果是比较贵重的东西,父母也应当承担赔偿的责任,并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在正确引导孩子正确观念这方面,家长应该做到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让孩子有满足感,只有在物质以及情感上都获得了满足,才不会有去“偷”别人东西的行为出现。

家长日常如何避免孩子拿东西

1、让孩子学会分享,避免自私。很多的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质上来说还是因为自私,因为在孩子得到的教育中,并没有分享的重要性。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父母对自己的宠爱,所以在他们的心中,全世界都应该是围着自己转的。

2、掌握孩子的满足度。说到这个相信家长们都能够理解了,都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很多的家长总是喜欢将孩子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鼓励孩子学习。这种方式其实是可以的,但是也不适用于全部的情况。家长们需要适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答应了孩子的也要尽力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