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资讯  /  高中  /  高中生不理家长怎么办

高中生不理家长怎么办

时间:2024-08-06 14:47类型:高中阅读数:1353

沟通是一切的基础,因为只有沟通才能解决问题,但是也要建立在有效的沟通前提上。高中生和家长的沟通不畅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家长要寻根究底解决这个问题。

高中生不理家长怎么办

第一个技巧是“肩并肩地进行沟通交流”。

任何情况下,父母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谈话,都不宜采取特别正规、特别严肃的方式。交流的场合和交流的方式过于严肃,孩子的抵触情绪会自然升腾。“妈妈要说服我了,她要改变我。她不理解我,不认可我,我不理她就是了。”这些是孩子内心的独白。

父母如果在与孩子共同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如一起散步时、一起购物时,或去看电影的路上,在孩子轻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沟通,一切就会顺其自然。

第二个技巧是“替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

青春期孩子一般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特别是不善于表达对父母的感受和想法。如果父母在交流中主动说出孩子的想法,孩子就会感到父母是理解他们的。

“你是不是感到学习压力特别大,没有考好是不是心里很难受?”“你是不是觉得爸爸管理太严了,是不是他没有理解你、没有尊重你?”“你是不是觉得那个发型更好看,妈妈让你剪掉长发心里很不舒服?”这些话都是父母替孩子说出了他们的感受。孩子一旦感觉父母是理解他们的,他们就会对父母无话不说。

第三个技巧是“父母一定要多听少说”。

父母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不能总是发表长篇大论,而是要把主场交给自己的孩子。父母要多听孩子在说什么,他们想表达什么,孩子希望父母理解、尊重他们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倾听。

父母不能打断孩子的讲话,更不能断章取义就发表自己的言论。为了推进交流父母可以用点点头、或“嗯、哦”等简单词语,表示对孩子说的话非常感兴趣,从而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孩子才能与父母倾心交流。

第四个技巧是“父母要少给孩子出主意”。

很多情况下,孩子与父母诉说他们的烦恼,目的也只是向父母倾诉一番。但父母往往会主动给孩子出主意,教孩子“怎么去做、怎么去说”,其实是多此一举。

即使是孩子想听听父母的意见,父母也不能削弱孩子的自主性,应该先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而后与孩子一道进行利弊分析。父母不能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怎么去做,怎么去说”还是要由孩子自己做主,如此操作孩子才能得到锻炼。

当青春期的孩子紧闭心门,拒绝与父母交流的时候,父母即使是濒临绝望也不能放弃孩子,一定要全力以赴投入自己的时间与精力陪伴孩子。当孩子走过了这一不平凡的阶段,相信他们一定会顿悟,他们会认识到自己不能颓废下去,他们会成为他们想成为的自己。

高中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主要原因是什么

1、生理上:

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年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也会增强。很多时候希望自己可以独立面对和处理一些事,甚至很多人强烈的想脱离父母。

2、外界上:

高中的学习难度对比初中,上了好几个台阶,尤其是英语和数学,物理等等科目,让一些孩子无从下手,很多学生都是上课能听懂,下课也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就是考试考不好。

3、恋爱现象:

这个你不能否认,这个确实大量的存在限制的学生当中,很多小学生都开始“恋爱”起来,更别说高中生了,孩子早恋的原因特别多,有的是因为欣赏,有的是因为无聊,有的是因为炫耀等等等。

为了达到与孩子有效交流的目的,家长需要做到什么

1、说话的语气不能太急躁,要平静的、慢慢的交流

试想有人和你说话,语气很急躁,嗓门又大,你愿意与ta进行交流吗?答案当然是“不愿意”。高三孩子也是一样的,尤其是自身本来压力就大,因此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心平气和地跟他说话,才能顺利进行交流。

具体很简单,家长在说任何事情时,哪怕憋着一肚子火,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语速不要太快。要允许孩子反驳、发牢骚,听孩子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完,而不中途粗暴打断。当然,伤人的话更是不能脱口而出。以平静的口气交流,同样的话语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反之说得再有理,孩子也会认为你是在教训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2、说话的时机很重要,要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时候进行

很多家长白日上班工作,到家就是晚饭时间了,也是与孩子在一起的几个极少时间点。因此,很多家长习惯了,在饭桌就开始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甚至批评孩子。其实,这恰恰是一个错误的交流时机,不仅达不到沟通交流的效果,还会影响一家人吃饭的心情。

或者是趁孩子高兴的时候赶紧跟孩子唠叨几句,觉得此时孩子心情好,什么话都能听进去,其实大多数时候结果往往相反。通常,面对突如其来,毫无准备的事,人们都很难快速转换心理的接受。因此,在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时,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孩子不会觉得突然,对于家长的批评或建设性意见也易于接受。

3、说话的方式要适时调整,不要按部就班的刻意为之

在大家的印象中,要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心理最真实的想法,因此要“定期”、“定时”的与孩子沟通交流,或是一个礼拜一小沟通、一个月一大交流。然而目前大多数95后的孩子,性格中自然、随性的成分很大,不要按部就班的与孩子谈话,这种刻板、好像例行公事的沟通交流,他们会觉得“假”,往往还没等家长说出什么,就从心底里本能地排斥。

同时,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在别的家庭适用的沟通方式,在自己家未必有效,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适时调整沟通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