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敢跟陌生人交流是咋回事
每个孩子都是独有的,也许他们不是父母心目中最为完美的样子,但是也需要得到尊重。对于一些比较内向胆小的孩子,他们缺少的只是教育和引导,并不是本身有什么问题。
孩子不敢跟陌生人交流是咋回事
鼓励不等于逼迫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当孩子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时,家长会非常急迫的对孩子说,没看到王奶奶?为什么不说话?怎么这么没礼貌?
家长认为这是在鼓励孩子与陌生人交谈,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这是家长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与面子在逼迫他们与别人说话。家长一定要弄清鼓励和逼迫的关系,不要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
尊重孩子的喜好
对于内向型性格的孩子,他们本身就比较抗拒别人进行交流,家长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孩子的性格,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在此基础上慢慢的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基本的文明和礼貌。
性格沉静内向的孩子有自己的专长,或许在某一领域能有所建树,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性格问题一概而论,也不要给孩子设定标准。
孩子过于“胆小”有哪些表现
见到生人不敢说话,太腼腆
有些孩子性格十分腼腆,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孩子要比其他的同龄孩子更内向。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回答,腼腆的孩子即使内心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而性格腼腆的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中,会错失很多好机会,因为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导致老师将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放在性格更活泼讨喜的孩子身上。
排斥见陌生人,最喜欢在自己的安全范围
孩子胆小的表现之一就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很拘束,家长在外面看到熟人,让孩子和对方打招呼,孩子扭扭捏捏说什么也不肯打招呼。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让孩子和客人问好,孩子却扭头跑回自己的房间,这些都是孩子不敢见生人,性格胆小的表现。
而且当孩子和对方说话的时候,孩子会显得很紧张,甚至说话时紧张得会磕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依赖性很强,不想离开家长半步
孩子依赖性过强也是性格胆小的特点之一,孩子非常依赖家长,每当外出的时候都和家长寸步不离。在家里孩子和亲戚家的兄弟姐妹关系也不亲厚,很少会主动和对方沟通,总是被动的接受对方的询问。
孩子比较拘谨,如何让孩子更加“放的开”呢
1.别轻易给孩子下结论——“他缺少自信”
其实孩子表现出的不自信是有多种原因的,也许他在众人面前有些害羞,也许他的确有些胆怯,也许他不愿意在外人面前去展示自己。但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因此,我们不要轻易指责孩子。
千万不要总当着孩子的面数落他,这会导致孩子失去自信。要知道,孩子的自信是需要培养的。当孩子进步时,大人要及时对他鼓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并鼓励他克服困难。要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是培养孩子自信的关键。
2.发现孩子胆小,不要犹豫,尽快引导
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胆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等长大了,就自然好了,因此不进行教育干预,这样的家长缺乏敏感性。其实,如果不对孩子的胆小性格加以教育,发展下去,胆小的性格就会演变成回避型人格。这种人格,因害怕与外界打交道而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狭小圈子,而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发展的。
因此,长此以往,这种人的能力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能力发展滞缓、性格内向、回避,是心理没有健康发展的标志。所以,对于胆小的孩子,必须要加以警惕,进行及时的教育。
3.放手磨炼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锻炼。有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小宝宝,或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
家长的包办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而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玩泥巴,家长应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4.父母要正确的教育孩子,让孩子变得胆大
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或在班级里讲话,要告诉孩子,只要想好了说什么,怎么说,大胆去说,任何人都是欢迎的。
别的小朋友能做的事,你必能做到,而且能做得很好。孩子有准备地迈出步后,及时肯定,第二步、第三步就好办了。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鼓励孩子主动去跟客人说话。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就能大胆说话了。
想要孩子大胆,勇敢,父母就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