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夏商周朝  /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

时间:2023-09-19 16:13阅读数:515

孟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亚圣”,他的思想以“仁人”为主,认为人性善恶皆有,教育要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同时他也警醒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吗

孟子不是孔子的学生。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早年丧父,与母亲仉氏相依为命。因为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又因他出自孔伋学派,所以把他和孔伋并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推行仁政,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学说上,他反对墨子和道家,推崇孔子。

但最终他的政治思想并没有被当时列国的君王采纳,他们认为他的思想“迂远而阔于事情”。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负后,孟子回到家乡,著书立说,为《诗》、《书》编序,并著《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的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国君只要时刻牢记“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心怀百姓,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就可以国泰民安,国柞长久。

1、“心之官则思”,强调思索的重要。

《孟子·告子上》中讲:“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唐朝韩愈将此提炼为“行成于思毁于随”。毛泽东喜欢“心之官则思”这句名言所表达的思想方法,多次引用和发挥。

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重视事物的特殊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和而不同”反对抹煞差别的绝对同一,主张在重视特殊性的基础上注意与普遍性的联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则进一步强调从特殊性出发,是孟子对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发展。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强调正确处理“不为”与“有为”的关系。

《孟子·离娄下》中讲:“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里勾画出“不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只有在某些事情上不为才能在另一些事情上有所作为。孟子对“他为”与“自为”关系的认识,道出“通功易事”才能取得好的比较效益,也包含着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