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时间:2023-10-24 16:40阅读数:653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同时他也是北宋时期的官员,是北宋的有名的宰相。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王文公,同时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

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财政危机严重;军队战斗力低下。

3、民族对立严重

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

4、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

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

王安石的变法涉及到几方面

主要是理财、军事和教育三方面。

1、理财

①青苗法(在每年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

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②募役法(百姓可以出钱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宋朝的收入。

③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的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税收。

④方田均税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

⑤市易法(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宋朝的财政收入。

⑥均输法

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2、军事

①保甲法

维持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②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③将兵法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④设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3、教育

①改革科举制度

②整顿太学

③惟才用人(选官制度)。

教育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王安石的变法内容都是很好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是失败的结果。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是富国强兵,建立一个理想的太平盛世。他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为政以仁”,他要实现“至道之精,至仁之极”。“至道之精,至仁之极”,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至道”,或者说是“孔孟之道”。

王安石把儒家的传统政治理念作为自己政治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在他看来孔子“性相近也”“性善”的理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把儒家传统思想推向了高峰。

王安石政治理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富国强兵”。他把富国强兵作为自己政治活动的基本纲领。他主张“穷天人之理,达人情之变”,这就是他所说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不分彼此,天人合一”。

王安石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一种进步的政治思想,也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但是王安石的这种政治理想、政治主张和他所代表的保守势力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虽然王安石实行了富国强兵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而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经济凋敝、军备废弛,与辽、西夏战争不断。国家财政支出庞大,老百姓负担沉重。

王安石虽主张加强军队建设,但由于宋朝上对军队建设重视不够,所以军队建设始终没有跟上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