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范仲淹的个人简介

范仲淹的个人简介

时间:2023-10-30 16:17阅读数:430

范仲淹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传百年。范仲淹的诗词文章俱佳,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的个人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出生于武宁军节度使衙署(驻扎今江苏徐州),当时,他的父亲范墉担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两岁时,父亲去世,其母亲谢氏只好带着范仲淹回到老家。

因生活困难,谢氏改嫁在当地为官的长山县人朱文翰为妻,由此,范仲淹随继父的姓,取姓名为朱说。

两年后,继父朱文翰任职届满,返回故乡,朱说母子随同来到了朱文翰的家乡长山县,即今邹平市长山镇范公村。此后,范仲淹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童年生活。

少年时期,范仲淹就有远大志向。继父朱文翰家是当地富户,家族有经商的传统,一度要求范仲淹也练习商业,而他却坚持读书。

《宋史》记载他的刻苦程度时说:“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20多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知道了自己的出身,深受刺激和震动,愧愤交集之下,依然辞别母亲脱离朱家,外出求学。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到应天府书院学习,该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在这里,范仲淹以苦读闻名。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进士及第。

金榜题名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有了官职和社会地位,范仲淹将自己的母亲接到身边侍奉。不久,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他上书皇帝,正式认祖归宗,恢复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的诗词有什么类型

1.关心民众的

范仲淹关心基层民众疾苦,诗作《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寥寥数语,表达了对劳苦群众的无限感情。

2.边塞词

范仲淹爱兵如子,有边塞组词。其中《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整个词作,既慷慨悲凉又柔情似水,一位儒将的形象跃然纸上。

3.思乡之作

戍守边塞时,范仲淹的思乡情感也颇为细腻。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缕缕的愁思不由得让人百转千回,回味无穷。

范仲淹精神的影响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

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

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