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隋唐名人  /  李白是诗圣还是诗仙

李白是诗圣还是诗仙

时间:2023-11-03 15:25阅读数:324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句豪放不羁,清新脱俗,飘逸自然,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他的诗,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李白是诗圣还是诗仙

李白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几乎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学过他的作品,他的诗作善于从神话、传说中汲取素材,常常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因此后人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人物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着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著名的十首诗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二十五岁的李白只身出四川,开始漫游山水,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这首诗是他初游庐山时所作。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又想象丰富,奇思纵横,可谓字字珠玑。

2.《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秋天,李白二十六岁,病卧扬州,客宿于当时的扬州旅舍。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的夜晚,月明星稀,诗人抬头望见天上一轮皓月当空,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

短短四句,清新朴素,又韵味无穷,即便你并未远游,读到它都不禁心中一动,也蓦然有了一股情难自已的思乡情怀,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其实这世上,有谁不在寻找心灵的家园呢?明月常有,岁岁年年,而读者与这首诗的共鸣,也是历经千年,仍在继续,真是千古绝唱。

3.《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出四川后游历山水,曾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有十年之久,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这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一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两人感情深厚。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亲自送到江边,写下了这首诗。这次离别正在开元盛世,世间太平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正浓。那时李白眼里的世界,也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

有人评价: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4.《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摘星辰、惊天人,诗人信手拈来,既有童真的趣味,又是天上人间的境界,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宋代刘宰赞之为:“句律峥嵘,超越千古。”

5.《蜀道难》

谩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滚,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嗟!

有学者认为此诗是李白于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任翰林时,在长安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本诗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并且描写了蜀道上的奇异风光,壮丽景色。同时将人间险恶与蜀道难进行了有机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全诗豪情奔放,想像丰富奇异,极具夸张性,语言富于变化而且充满感情,有声有色,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6.《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或天宝三年(744年)春日,唐玄宗和杨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

急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那时刚喝了几碗老酒,奉诏进宫,乘酒兴作诗三首,此为其中第一首,写杨贵妃之美。

云想变作贵妃的衣裳,花想变为贵妃的容颜,贵妃之美,如沉香亭畔春风拂煦下的带露之牡丹。若不是群玉仙山上才能见到的飘飘仙子,必定是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李白运用一贯的浪漫写法,不露痕迹地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

杨贵妃固然是美的,但李白的这首诗更美。

7.《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又重新踏上了云游山河的漫漫旅途,在江淮一带盘桓,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道士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愈在困顿挫折之中,愈见潇洒超脱。这首诗笔酣墨饱,气势磅礡,立意高远,把人生放在万古、天上人间的大时空中去看,一时的挫折际遇何足挂齿。“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明代徐增:“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干古无双。”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约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的天宝十二载(753年)秋。那时李白已经离开朝廷九年,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也来到这里,很快又要离开。

李云,又名李华,是当时着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为官刚直清正,不畏权贵。这首诗是在李云行至宣城与李白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李白为之饯行而作。

此诗语言明朗朴素,音调激越高昂,如歌如诉地表达强烈的思想情感,一波三折,韵味深长,断续无迹,诗虽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

9.《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李白天宝十四年(755年)在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以自然朴实的语言,描绘真诚的友情。明朝人周敬赞曰:“不雕不琢,天然成响,语从至情发出,故妙。”

10.《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在流放途中忽闻大赦,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惊喜万分的诗人立刻驾舟东还,沿长江顺流而下,舟行若飞,一日千里,诗人喜悦的心情,也在空灵飞动的诗句中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