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的第几交响曲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马勒是在德奥音乐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作曲家,是处于古典音乐激烈变革时代的音乐巨匠,他的交响曲是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必修课”。
马勒的第几交响曲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马勒的《第八交响曲》,降E大调,作于1906-1907年,1910年9月12日由马勒指挥在慕尼黑首演。这首交响曲编制庞大,因需千人演奏演唱,故称《千人交响曲》。
《第八交响曲》是马勒所创作的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一首,用马勒自己的话来说,此曲是对前七部的总结。其除了庞大的交响乐队,还有两个混声合唱队,一个童声合唱团,七个独唱演员。也因此被称为“千人交响曲”。《第八交响曲》不但规模大,内容也有所突破,个人的悲剧因素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贝多芬式的博爱、欢乐和幸福。
马勒的指挥风格是怎么样的
马勒是在指挥家的功能从单纯“划拍子的人”向“音乐诠释者”历史性转变过程中一位里程碑式 的人物,是最早的“独裁指挥家”之一,开创了“全能型指挥”之先河。
马勒一改往日指挥家只能听命于剧院有权势的管理层的现状,不仅对乐队、合唱团、声乐演员和歌剧院的曲目把关,还把剧目制作、舞台设计、戏装等部门以及剧院场所等都归到自己的管辖范围,可以说是开创了指挥家鲜明的个性化时代。
马勒以指挥为中心,把演员、合唱、乐队、舞台设置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保证了演出的统一性和高水准。马勒曾说过:“没有不好的乐团,只有不好的指挥。”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是怎么样的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巨人》,又被称为《D大调第一交响曲》,是一首具有强烈标题性的交响诗,于1888年完成。全曲分为四个乐章,其中主题旋律源自声乐套曲《流浪少年之歌》。
整体结构采用了“第一乐章,第四乐章,第一乐章”的核心骨架。马勒通过音符模仿了花朵、溪流、狂风暴雨等元素。与第一交响曲密切相关的是声乐套曲《漂泊艺徒之歌》,其中包括四首歌曲。这部套曲描绘了一个被爱人抛弃的年轻人外出流浪,并寻求安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