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兴趣特长  /  书法  /  草书分为哪三类

草书分为哪三类

时间:2024-04-03 16:01阅读数:607

草书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的特点。它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类,在书写过程中要遵循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的章法原则,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即为今草。

1、章草

关于草书的起源有种种说法,但一致认为它与隶书同时产生,工整地楷写即为隶书,急速地草写即为章草,这一点可从《居延汉简》中得到印证。章草主要特点是字形扁方,取横势,结体简约,虽有牵引钩连,但字字独立,并且兼取。

篆隶,特别是横画、捺画、右钩仍保持隶书“雁尾”笔法,字取横势,字与字连接不多,是规矩和简约兼得。

2、今草(小草)

今草是从章草衍进而成的。它与章草的不同处是:章草还保留着隶书的“尾巴”,而今草已完全去掉隶书的“雁尾”笔法,结体也由扁方趋于长方,横势改为纵势,字与字之间也偶相连续,打破了章草每个字不相连续的规矩。

汉张芝是最早的今草书家,又是狂草的创始者。今草发展到二王时已达到完全成熟的境地,特点就是“流而畅”与“简而动”。

3、草(大草)

狂草即大草。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与《大草千字文》,不仅是字大字小之别,更主要的是大草比小草更加纵逸奔放。大草用笔流畅跌宕、笔势驰聚,字与字多连绵,即使不是笔笔连续,却也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其运动感与节奏感都极强,有震撼人们心灵的力量。

以草书作品的正文来说,那种纵成行、横成列的章法除个别章草作品偶尔采用外,通常不会用到。草书最常用的是纵成行、横不成列的章法,也可以采用纵不成行、横不成列的“乱石铺街”的章法。

流便字体的作品创作中特别强调对比手法的采用,草书是一种比行书更为流便的字体。因此,草书中往往有更为强烈的对比,尤其是轻重对比、大小对比、疏密对比和纵横对比。如:“兰亭集序”四字,“兰”字比“集序”两个字的组合还大一倍;“妙拟神仙”中,“拟”字密敛,“仙”字疏放,“神”字伸长,“仙”字拓展。

这些对比手法的采用,在狂草中更强烈。为了实施这些对比手法,在今草中有不同于其他字体的末笔处理和补笔书写的技巧。这些技巧虽可列入用笔或结构范畴,但最终效果还是体现在草书的章法上。

草书起源于哪个朝代盛行于哪个朝代

起于汉,至魏晋开始流行,极盛于唐。

草书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称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行草的用笔方法有几种

提笔

笔锋在书写点画时不可能一样粗细,当点画要求变细时毛笔就要提起。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提笔大多用于横画的中间及字的转折连接处、露锋出锋时。即前人所说:“密处险处用提”。注意提不要过虚、过细。

顿笔

线条点画要求变粗变特出时,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字的收笔处或转折处常用顿笔,其顿的力度大于“蹲笔”与“驻笔”。在书写过程中提与顿时常交错使用,有时提在前、顿在后,有时是先顿后提;

所以要注意协调性,提按顿笔在行草中交互使用更是密切,正是由于提与顿的交互使用才形成了点画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而在楷书中,提顿表现是很明显的,如一横与一竖就是两头都用提顿法。顿笔用的好,可使点画坚实有力,笔力充盈,但不要顿的太重,形成墨团。

蹲笔

运笔方法象顿笔,但按下力度可轻些。在点画的轻重粗细之间有一个过渡性的动作,即是用蹲笔法,所以唐·张怀灌在用笔中说蹲笔是:“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笔和顿笔常用于笔画的转换过渡处。因此,起着调节换笔的作用。

驻笔

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是用于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开始,为时很短的转换间隙,即“稍停”,力到纸面即可。这样驻笔一下,是为了准备下个笔势的开展。

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毫按顿。其它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出捺前都要驻笔,以蓄势为顿笔作先导。清·蒋和曾说:“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

衄笔

即是运笔时既下行又往上,在写钩和点时,原来顿笔后挫锋下行的笔,突然地又逆转而上,即为衄笔。由于衄笔取逆势,增加了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充实加强了笔力,使点画线条更加苍劲。如颜真卿的楷书多“鹅头钩”,就是把钩衄回到一个鹅头形的势态后,再出钩。

挫笔

就是运笔时突然停住,以改变方向的笔势,大都是在转角处,先顿笔,然后把笔略提起,使笔锋转动,从而变换方向。可见挫笔就是顿笔后又有一个微小位置移动,使笔法表现的更加完美,以弥补顿按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如写钩或转折处,顿按完笔后还不足完成笔姿,这时把笔锋微微提起挫动一下,既可作调整,又可作转换笔势以利于行笔。注意挫锋要有分寸,过分则做作,太微小又不便表现笔姿和转换运笔。

抢笔

是指提笔入纸时,空中先落笔起势,或提笔离纸时在空中的回力动作。抢笔与折笔有相似之处,但折笔速度慢,而抢笔是快速的瞬间动作。

如写横时,一般在起笔处先竖下再折笔向上,即横画直落笔,向右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内折线,而采用抢笔时,即可临空作成这一折笔动作,而后迅速落纸,即“虚抢”。写行草时,行笔较快,运转幅度增大,就可用抢笔起笔或收笔。

转笔

有二层含义,一是与“折笔”相对而言,圆笔多用之。即写字运笔时左右圆转运行,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又略带停顿,连断之间似可分又不可分。

所以,汉蔡邕在《九势》中说:“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这样运笔写出的线条点画浑而厚实。二是指字中转角屈折之处,用圆转法写之成圆势。注意圆转的时候,运笔不要太慢,形成臃肿之病。

折笔

是对“转笔”而言,方笔多用此法。折笔时笔锋从阳面翻向阴面,即“方笔用翻”,从而显出棱角方正,以折笔这一动作来带出方势。折笔的速度要比转笔快些,这样才形成方劲刚健,痛快遒劲之势。

写怀素的草书如何调锋

怀素草书线条圆劲有力,同时圆笔多显得非常温雅,这些特征突出了中锋用笔的关键所在。

由于线条比较细,所以书写时笔不能过大过粗,由于笔尖比较细,调锋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只要手腕灵活,注意停顿,保持中锋书写方法,完成还是比较容易的。注意,适当的停顿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