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抵触上学怎么办
孩子抵触上学的情况属于厌学,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要让孩子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孩子不想上学,大人应该和孩子好好沟通,慢慢教你的孩子。
孩子抵触上学怎么办
1、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因为立场不同的缘故,面对同样一件事,父母和孩子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很正常。当孩子说“不想上学”,家长不要直接就批评指责孩子,问清楚孩子不想去的原因,耐心引导,细心矫正,给予孩子尊重与支持,孩子才不会对家长产生对立情绪,让事态发展的更糟糕。
2、丢掉父母的权威
作为家长需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兵,他们不喜欢你“下达命令”!
孩子不想去上学,有些家长苦口婆心规劝,有些家长则是直接火力全开,打骂斥责孩子,孩子一看这阵势,心里更烦了,有些孩子还会生出反抗父母的想法,甚至付诸行动,搞得两败俱伤。服从≠认同,恐惧≠听话,父母的强势、权威总会在无形中打压孩子的主动性和安全感,甚至会破坏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3、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
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知识。不要给孩子设定太高的目标。在每个阶段给你的孩子一个目标,他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来实现。这样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很放松,不会导致孩子厌学。
4、带孩子出去看看
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可以带孩子去高校看一下。孩子如果出现了厌学的情绪,那么不要催促他学习,让他先放开学习,带他出去走一走,多走一些名校和高校,让孩子看一看有学历的人是什么样的。再带他去工地看一看没有学历是什么样的,让他自己做个比较,比你说什么都有用。
孩子厌学家长怎么正确引导
1、要明白孩子学习有压力,孩子学习遇到困难,他需要的不是批评,他需要的是关心和正确的引导。
2、让孩子相信父母可以一直支持他,相信他,可以弥补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关怀信任和成就感。
3、爸爸妈妈要回归父母的角色,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很重要,爸爸妈妈在家里做出严格的样子,那孩子就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就会更累。
4、不要急功近利,今天了解他,明天他要上学,他今天开始读书,以后成绩好,家长不要这么认为,这件事一定要慢慢来,家长应该耐心、引导、陪伴孩子。
孩子可能厌学的6种心理原因,家长可以这样化解
1、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看不到希望
【原因】不了解自身优势
每个学校都有这么一类学生,他们看不到希望,表面在学,心中却在放弃的边缘。根源在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够客观,仅仅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对自己绝望。
【对策】
在中学阶段,发现并实现潜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根据自己的丰富的人生经验,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跟着兴趣走,通常兴趣所在就是优势潜能所在。但这里有个问题,要看兴趣与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你又没有条件去换环境,就要考虑发展自己的次优潜能。
2、不是我不想学而是不知道为什么学
【原因】目标不明确
都是从中学走过来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要说真正的学习目的,中学阶段的我们有几个能够说清?每个人都不同,为这个问题困惑很正常,可是因不了解这个问题而产生厌学或者说读书无用的想法就不对了。
【对策】
正确的目标设定,乃是先决定你要过一个怎么样的一生,之后再去选取能够让你达成这个目标的工具,如此你的人生才不会有所偏差。譬如说你的人生目标是希望做一个快乐而且有贡献的人,明确这个终极目标后,再来选取你的工具。
家长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跟孩子交流探讨一下,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帮助其进行自我定位,给他看得见的未来,重新唤起学习动力。
3、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不会学
【原因】学习技能低
这一类学生从学习时间上来说,付出完全不输于班级里面的第一二名。然而,无尽的学习压力却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周围的学霸轻轻松松考到班上乃至年级前几,自己累死累活结果仍然一团糟,心累。
这种情况的学生,是典型的“低品质勤奋者”,他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但这样的孩子也是最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向好学生转变的一类学生,因为他们欠缺的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学习方法,和一段时间安安心心地将自己之前刻苦学习学到的东西管理归类。
【对策】
告诉孩子:首先,对自己喊停。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如不时地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然后,对基础知识做深度思考,跟紧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就成为课堂之王,效率之王。
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的多。最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每次考试后,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要认真总结经验。
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的好,他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4、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学不会
【原因】认知能力低
这一类学生,与之前所谓不会学的学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相同的手段,因为“学不会”是“不会学”的结果,“不会学”是“学不会”的原因。当你在不会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精神疲惫而又亢奋,呈现出一种“回光返照”式的状态。恭喜你,你已经从“不会学”成功过渡到了“学不会”。
“学不会”的根源是认知能力差,研究表明,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并不是均等化的提升,认知能力高的孩子在这个阶段比认知能力低的孩子表面明显突出。
【对策】
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注意力。父母的关系,家庭氛围,小时候所处的环境,都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
“学不会”的同学在简单休整、改善学习方法之后,很快就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而受认知水平所限“不会学”的同学则需要抽出一点时间,放松一下身心,彻底调整好状态,把心放宽。
5、不是我不想学而是我没法学
【原因】情绪不稳定
有的同学对成绩排名以及别人的看法太过看重,导致在每场考试之前都焦虑异常,影响考试时的发挥和后续的学习热情。情绪对学习的影响非常大,好的情绪包括好奇、愉快、乐观自信等;坏的情绪则包括忧愁、焦虑等。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变坏很快,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适时的疏导和调节,就会形成情感交流障碍,表现出焦虑、愤怒,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对策】
老师和家长除了及时感知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开导和安慰外,还要教会孩子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包括自我激励法、语言暗示法、环境调节法、转移调节法、音乐调节法等。
如果成绩不理想,产生了失望焦虑的情绪,千万不可郁积于心、耿耿于怀、放不开、丢不下。告诉孩子,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成绩都会有起伏,要对考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听听舒缓的音乐、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放松一下,或者做一场运动,直到大汗淋漓,坏情绪自然不告而退。
总之,如果孩子能说出“不是我不想学,而是……”那么,恭喜您,这其实是好现象,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呵护孩子对学习尚存的热情,用适当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
6、老师、家长的影响
孩子厌学,除了自身原因,不排除外部原因,毕竟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
老师的原因:
孩子出现厌学,有时候和老师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初一、高一阶段,后者更换老师之后。
因为这一阶段,师生熟悉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很多学生,尤其以往是老师的“红人”的学生,在新老师接手后就会感觉被冷落,变得不喜欢老师,继而发展到不喜欢学习。有的老师,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也会导致一些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出现厌学。
家长的原因:
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对孩子评价方式单一,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让孩子承受很大压力,让孩子觉着自己是在为家长学习,如果几次成绩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就会受到训斥,产生挫败感,最终产生厌学。有的学生的厌学,原因是单方面的,有的则是多方面导致的。
【对策】
1.多一点鼓励 对孩子要多一点引导,多一点鼓励,要让孩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始终都是积极乐观的状态。
2.少一点期望 适度期望才能给孩子动力,期望过大,孩子就像托驮着壳的蜗牛,艰难前行。
3.树一个目标 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这个目标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目标过大,过空、过长,都不会对孩子产生太多激励。只有树立一个个的小目标,比如超过某个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不断实现一个个的小目标,才能带来成功感和成就感,才能不断激励向最好的大目标前行。
4.多一些改变 出现厌学情况,最重要的还是孩子自身的改变,一定要分析出自己是因为不想学还是因为不会学产生厌学,根据不同的原因,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