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写作业家长该不该守在旁边
生活中,很多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习惯性的陪在旁边,一来监督孩子的写作七情况,二来及时为孩子纠错,然而,家长陪孩子写作业也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养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等。
初中生写作业家长该不该守在旁边
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孩子完成作业是孩子课外生活,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书写作业的过程中如果有家长的陪伴,孩子就有了一份安全感和放心感。
但是,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的陪伴要适时适度,适情适理,万不可发号施令,家长要给孩子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去思考,和孩子之间形成高度的契合度、信任度、尊重度,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育和自觉。
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1、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如果不是孩子主动提出要求家长陪,家长陪在身边就会有种被监视的感觉,给本来就容易受影响而不能集中学习的孩子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又像监工一样不时地纠正、指责甚至是辱骂,孩子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会无所适从。
2、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
家长长期陪孩子写作业,会让孩子产生两种错觉,一是作业不仅是自己的事,也是父母的事;二是我的学习最重要,父母陪我写作业是应该的,结果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如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肯写作业。
3、形成不负责任的坏毛病
孩子认为,检查作业是父母的事情,出了错自然是父母的责任,与己无关,从而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到了父母身上。这种孩子遇事往往外归因,即总是习惯把原因推到自身之外的人或事上去,而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
4、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的训练
适当辅导孩子写作业是有必要的,但是父母起到的是一种引导作用,而不是在孩子碰到困难时,碰到不会的题目时,直接帮孩子解决,告诉他答案或者帮他查找资料。这样的话,就扼杀了孩子思考想象的能力,使孩子产生惰性,不愿动脑,对训练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有害的。
5、动摇孩子学习的动机和目的
家长如果长期陪写作业,坐在孩子边上监督、监视孩子作业情况,往往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误的意识,孩子会错误在认为,写作业是为父母而写,读书也是会父母而读得,到至于在读书和写作业时,产生消极和被动的状态。
孩子写作业磨蹭,不愿意写,家长怎么引导
第一,培养良好时间观念。要从“手把手”到放手,先与孩子一起制定包括起床、吃饭、学习、玩耍和睡觉等各个方面的时间安排表;再买一个“计时器”放置书桌前,通过计时器的提醒,让孩子慢慢学会时间管理,鼓励孩子自主安排时间,建立自主性和责任感。
第二,提高孩子学习能力。要了解自己孩子的问题在哪。有的孩子是学习态度问题,有的孩子是学习习惯问题,有的孩子是学习价值观问题,有的孩子是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提高等,找到症结所在,对症施加助力,提高学习力,战胜拖拉磨蹭。
第三,提高学习效率。家长应该抓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跟写不完作业还是两回事,因此,孩子学习的效率也很关键,如果孩子效率低,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写作业。
第四,多加督促孩子。对于孩子的作业,家长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孩子是很能够察言观色的,如果家长放松管理,那么,孩子就会不爱写作业,甚至敷衍了事,如果家长重视,孩子就会提高。
第五,不能讨价还价。家长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要拿孩子做作业当成条件,比如告诉孩子,只要完成作业,就给孩子某些好处,这种方式只能让孩子学会投机取巧,不是为了学习而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