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预习
预习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习惯,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不单是提前看一看书而已,预习能让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预习听课的重点,可以使同学们更从容的听课。此外,预习会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会转化成为信心,从而超越其他学生。
初中数学如何预习
一是读,先粗读一遍,以领会教材的大意。数学课本可分为概念、规律(包括法则、定理、推论、性质、公式等)图形、例题、习题等逐条阅读。例如,看例题时要求学生做到:①分清解题步骤,指出关键所在。②弄清各步的依据,养成每步必问为什么,步步有依据的习惯。③比较同一节例题的特点,尽量去体会选例意图。④分析例题的解题规范格式,并按例题格式做练习题。
二是划,即划层次、划重点。将一节内容划分成几个层次,分别标出序号。对每层中的重点用“★”标出,对重点字、词下面加“。”,对疑难问题旁边加“?”,对各层次间关系用“=”表示等等,划时要有重点,切勿面面俱到,符号太多。
三是写,学生要将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在书眉或书边。①写段意:每一段在书边上写出段意。②写小结:一要概括本书内容,二要反映本节各内容之间的并列与从属关系。③例题:在书边说明各主要步骤的依据,在题后空白处用符号或几个字,写出本例特点,体现编者选例意图。④变式:对优秀生要求对例题条件、结论变化,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将有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纵向发展。
四是查,即学生要自我校查预习的效果。①合上书本思考下节课老师要讲的内容大意,哪些内容已看懂,哪些内容模糊,哪些内容不懂,需要在什么地方再提高。②对照自学辅导或老师课前拟订的提纲,揭露知识的内涵,挖掘知识的本质,沟通知识的联系。简要地用语言加以表达。③根据课本的练习,做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初中数学有效预习的意义
1、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复习、掌握一些旧有的知识,初步认识知识的构架和网络,使学生能发现旧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内容。
2、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可以主动地对自不懂的内容做一些标记,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预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促使他们更愉快地、主动地学习。
初中数学为什么学不好
1、基础不扎实
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概念、性质或者判定定理。比如在初一阶段,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很多学生仍然用小学的思路来解题,列式计算线段的长度或者角度。虽然最终的答案可能是对的,但是拿不到过程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2、少量做题甚至不做题,或者盲目刷题
数学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光靠老师在课上讲的几道例题和回家作业,这些题量还不足以能够让学生彻底掌握课上学习的知识点。题目做得少,考试的时候,在学生眼里,可能都是“生题”,不知道如何下手。同样的,只是一味盲目做题,什么题目都刷,不去领悟数学思维,这样也是不行的。
3、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学生自觉性较差
初中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动机好象是为了家长,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本身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好象也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所以他们觉得是老师和家长在逼他们学习,于是他们学会做面子活,只是完全为了满足老师或家长对自己的要求。
5、掉进同一个坑两次,甚至多次
做数学题目时,出现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反复掉进同一个坑。很多学生遇到错题,就扫一眼,等着老师讲答案,讲完答案后,把错误的答案涂掉改成正确的答案。这样和没做有什么区别呢?一定要在错误上找原因,为什么错了,是基本知识点没有掌握?是粗心大意,计算上的失误?还是解题思维方法没有掌握?错题后要学会总结,错题可以说是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