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八岁孩子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八岁孩子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2023-03-31990阅读量
  • 八岁孩子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有了逆反心理纯属正常,这个时候,偷东西等不良行为便有了可乘之机,身为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时期进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偷东西这件事置之不理,只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应严格管教,树立孩子的是非观。

    八岁孩子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一、没有帮孩子形成物权意识。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忽然不愿意分享,对自己的东西会有界限感,比如说我喜欢的玩具我不能让别人碰。如果妈妈总是擅自把孩子的玩具送给别人,强迫孩子分享的话,这就会让孩子的物权意识没有及时的生成,这会导致孩子觉得我喜欢的东西别人想要就拿,那别人喜欢的东西我想要我也要拿。

    所以他去偷拿同学的东西的时候,他内心里面并不觉得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他只是觉得我喜欢,我需要我就要拿。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轻易地把孩子的东西去分享给别人,孩子愿不愿意分享,家长需要去鼓励和引导,不要强迫。

    二、孩子的匮乏感。有些家长对孩子管教非常的严格,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从来不给孩子吃零食,即使带孩子去野炊的时候,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吃零食,但是家长却严格的管着自己的孩子不给吃。这会导致孩子内心存在着非常强的匮乏感,他心里面很想要,但是父母又不给的时候,在这种强烈的驱动之下,可能就会把手伸向他看得到的东西。

    在寄宿制的学校里面,同一个宿舍很多孩子的东西都是随便放的,比如说吃的零食,可能就随手摆在书桌上面。如果这个孩子小时候父母从来不给自己吃零食,而自己又非常想吃的时候,在宿舍里面看到桌面上的零食,而宿舍又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他就会鬼使神差地拿来吃。

  • 孩子撒谎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不良行为也会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让父母苦恼的是,孩子出现了偷东西的行为,甚至还会使用撒谎的方式,来掩盖事情的真相。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先清楚孩子这么做的心理原因,然后再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孩子撒谎偷东西是什么心理

    1、攀比心理,看到同学花钱大手大脚,自己也想出风头,跟同学朋友攀比,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建立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想以此让同龄人羡慕自己。

    2、孩子缺少认识和教育。有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不好的,在他们的认识中,会觉得这只是拿了个东西,只是说了一句不一样的话,而当父母发现了并给予了惩罚,但是并没有很明确很清晰地告知孩子这个行为是错误的,错误在哪里,应该如何做,那孩子依然会持续这样的行为,没有太多的改变。那么在这一部分孩子中,孩子撒谎就是无意而为之,一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心理活动了。

    3、高压之下的行为--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父母在教育中可能会存在高压状态,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这个不可以拿,那个不可以要,而对于孩子来说,他确实有这个需要,这个需要又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被满足,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出现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4、不懂得社会规则。小孩偷东西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小,并不懂得这种行为的社会学意义,也就是不懂得这是偷窃,而只是见到别人的东西好,他感到好玩、好吃、感兴趣等,于是就拿过来、据为己有。家长一定要多加教育,告知这种行为不对,并教育小孩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而且可耻,从而让小孩知道社会规范并积极遵守。

  • 孩子拿别人东西是什么心理

    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最怕的就是孩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对孩子打骂也不管用,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家长就想了解下孩子拿别人东西存在哪些心理特征?

    孩子拿别人东西是什么心理

    1、吸引家长的关注。如果孩子说谎或乱拿别人东西后根本不介意被家长发现。那么很可能说明他行为的目的就是吸引家长或周围人的关注。这可能与孩子被忽略、感到孤独有关。

    2、攀比与嫉妒心理。存在一定的攀比甚至嫉妒心理在孩子个性化发展过程中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和心理需要,除了告诉他这种行为不可接受外,还要和他一起寻找满足自己和实现目标更好的办法。

    3、抱有侥幸心理。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别人的东西是不好的行为但仍还这么做,这样的孩子心里总会抱有一丝丝的不会被别人发觉的侥幸心理。

    4、单纯地害怕失去。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在其他人给予她们东西之后,如果她们对这个东西爱不释手,那么他们就会把它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其实这就是因为孩子害怕失去这个东西,所以有些孩子,会做出将朋友借给自己的东西藏起来的行为。

  • 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什么心理

    当孩子出现这样不良行为的时候,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打骂孩子。要知道打骂孩子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让孩子学会了武力解决问题,养成自卑的性格,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极大的伤害。那么,孩子拿别人东西,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哪些呢?

    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是什么心理

    1、家庭原因。父母或者孩子的长辈从小就没有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就好比父母都是比较喜欢拿别人东西,或者是爱占小便宜的人,身边的孩子就会模仿。另外孩子身边的小朋友,关系比较好的那种,如果有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甚至是在父母的教唆之下,也会慢慢的沾染上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2、孩子物权意识模糊。6岁以下的孩子物权意识是很模糊的,所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随便翻、随便拿,因为边界感不清楚,所以不经过别人的允许就会拿别人的东西。虽然这种行为在大人看来就是偷,但是孩子还不清楚偷和拿的区别。

    3、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合理的物质需求。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我们就需要看他的零花钱是不是不够,或者是物质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了,有些家庭觉得孩子不能太惯着,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一些物质要求没有达到,小孩又非常喜欢,家里不给买就去拿别人的。

    4、求关注。很多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在家里陪孩子,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关注,就用“偷拿别人东西”这种方式来让父母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而此时的父母一般都会很重视这件事,父母的关注度越高,孩子越满意,觉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下次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 小孩子爱拿别人的东西是什么心理

    在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都会存在着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并且使用过后还不肯还给对方,甚至还偷偷把它带回家。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不要着急给孩子贴上一些不良标签,而是应该先分析出孩子的心理,然后再做出引导。

    小孩子爱拿别人的东西是什么心理

    1、侥幸心理。有些小朋友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那就是侥幸心理。比方说,有个人家里放着许多积木,小朋友顺手拿了一块,心想这么多积木应该不会发现。那么有了第一次的“得利”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能改掉这种陋习的只有知识与道德。

    2、好奇心理。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所有的东西都想去摸一摸,碰一碰,特别是柜子里、抽屉里,样样都具有着强大的神秘感,吸引着孩子的眼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手小脚不由自主的跟着心走。妈妈的呵斥、命令统统起不了作用。

    3、自控心理较差。孩子的自制力很弱,虽然父母平时也会告诫孩子说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去翻、去拿,虽然孩子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自己喜欢的东西在自己面前便无法控制自己去拿,孩子也不懂说拿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模仿心理。模式化的东西是最无生命力的。当孩子的身边有同伴进行这种偷窃这种行为的时候,孩子也会跟风,进行模仿。在他们的认知里并不知道这种行为到来的后果,更多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进行模仿和尝试。

  • 八岁孩子偷东西如何教育

    伴随的孩子的成长,家长会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偷东西的行为时,一定要正确引导。身为父母,在孩子的关键时期进行指导是尤为重要的。

    八岁孩子偷东西如何教育

    一、耐心劝导,知错就改。小孩子的这种做法,不管是无心还是侥幸心理,只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行为的严重后果。他们也许只是想吃一点、喝一点,玩一下等等。但是家长对于此事,一定要零容忍,不要动不动就发火,要了解事情情况之后,耐心的劝导,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父母在日常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和孩子讲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的东西以及什么不是自己的东西,只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才有权利去支配。别人家的东西不可以随便去拿,更不可以占为己有,那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犯了及时改正,依然是父母的好孩子。

    二、敢于承担,树立价值观。带着孩子去向对方认错,并且诚恳的做出道歉。让孩子有自我承担能力,让他懂得,自己做错了事情就要收到惩罚,就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代价。这样孩子才会记住错误,以后才不会继续犯此类的错误。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和价值观,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喜欢的东西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代价,都需要努力付出才能够有收获。

  • 孩子爱买东西是什么心理

    喜欢毫无节制“买买买”的孩子,大多不明白“花钱”的这种概念。他们以为购物只是父母口头上的一句应允,根本不明白钱的来之不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教会孩子明白钱的概念,教会孩子认钱,了解家长们赚钱的不容易,这样才能让孩子合理的消费。

    孩子爱买东西是什么心理

    1、孩子一种占有欲的心理。曾经用猴子做过一次实验:他们让一只小猴子,在电脑屏幕上看到一个形状时,如果按下一个杠杆,就会得到果汁奖励。

    这只小猴子每次得到奖励后,大脑都会特别兴奋,这样重复多次后,小猴子在大脑里形成了形状和奖赏之间的联系,再到后来,小猴子屡次去按那个杠杆时,果汁不再出现,或者很晚才出现时,小猴子就表现得特别焦躁,愤怒或者郁闷。

    而孩子,其实也在要东西、哭闹、父母妥协、孩子占有、开心这个过程中得到快乐,久而久之,他在这个过程中会越演越烈,一旦得不到就会非常愤怒。

    2、孩子求关注的心理。除了这个占有欲的心理原因,另外一种原因也可能是,孩子需要你的关注,需要你的陪伴。一位心理学者说:“如果把孩子拥有的玩具减少一半,把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增加一倍,我们的孩子会更幸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