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
我的孩子今年四岁了,平时也会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发脾气,无法控制自己情绪。对于如何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也有以下几点算是学习到的和总结出的几点经验。
如何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1、让宝贝认识各种情绪。
看过头脑特工队电影的人都知道当遇到问题时人的大脑会有不同的反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想要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第一步就是认识它们。例如兴奋、激动、失望、伤心、沮丧、期待等。当我们给孩子买了他期待许久的礼物时可以试探的问他“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当面对周末妈妈因为要加班不能陪他去游乐场时他的感受又是什么?当他能通过语言表达他的情绪感受而非行为时,恭喜宝贝他已经可以对他的情绪负责。
2、给宝贝独立处理情绪的时机。
当孩子情绪爆发时我们总想要尽快平复。所以有时会轻易答应各种要求,甚至是无礼的之前明确拒绝的要求。其实更好的方法是要给孩子独自感受和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孩子没平息一次情绪,自控力就得到一次锻炼。这不是让孩子满地打滚,无理取闹,而是充分的让孩子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家长在旁边轻轻安抚,做到平和而坚定即可。
-
亲子关系的品质对孩子的情绪影响很大。首先,让孩子把负面的情绪能量释放出来,它需要出口,否则越压抑,反弹的能量越大,问题比较严重的。情绪的控制能力对孩子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具有较高的情绪调节能力的孩子,往往也拥有较好的抗挫折的能力,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管理呢?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的情绪管理
0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0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
孩子情绪的管理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情绪管理控制能力决定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情绪管理呢?
如何引导孩子情绪管理?
一、当孩子有强烈的情绪体验时,试着让孩子坐下来观察这种情绪,并承认这种情绪的存在。不要试图让孩子马上摆脱这种情绪,或者判断现在的情绪是好还是坏。然后深呼吸,感受自己现在的情绪。
二、试着让孩子描述这种情绪体验。试着理解这个情绪从哪里来(我想我感到心烦意乱,或者失去控制)。
三、试着让孩子从“我太生气了”中降解自我中心的意识!如果孩子能够降低自己的情绪强度,重新考虑情况并获得一个新的视角将会变得更加可行。
四、父母需要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不是立即满足他,而是稍微延迟一些时候再满足他,让孩子学会等待。因为如果孩子有什么要求,父母立刻满足孩子,形成习惯以后,如果没有被立刻满足,就会发脾气。
-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假如一个人经常口无遮拦,就会经常出口伤人,这样的人不会拥有太多的朋友,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家庭内部过度宠爱的教养方式和氛围导致的,也可能是孩子缺乏同龄朋辈社交的机会造成的。这种正常而有不正常的现象,如今太过司空见惯了,但又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识,绝不能听之任之了。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反射情绪”,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肢体语言,对孩子的肢体语言有洞察力,然后家长要用口头语言和孩子确认当下的“情绪状态”。比如,家长会对孩子说:”我看到你似乎现在不开心。““反射情绪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理解了,孩子就有了沟通的意愿。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要处理孩子情绪,家长首先要学会积极的表达情绪,并用积极的策略去处理生气。家长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
家长要帮助孩子拓展“情绪词汇”,学会使用情绪词汇表达,具有“情绪智慧”。孩子掌握情绪的词汇越多,就越容易表达情绪。
-
刚出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而妈妈是描绘这张白纸的最重要的人。孩子的情绪会受到母亲的深刻影响,如果作为父母整天乱发脾气,孩子可能也会模仿父母,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1、教育孩子应采取合适的方式
或许是因为家里的宝宝太可爱,所以导致很多家长忘记了在这个合适的年龄需要采用相对应的教育方式。比如四岁的孩子就已经懂一些浅显的道理,家长们可以采用说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虽然在诱惑面前,也许说道理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真正的自控主要来源于孩子自身的理解,只要坚持良好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才能让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面对问题应采取正确的技巧
-
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自己控制不住的情绪,那么,如何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如何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在家里父母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随时随地的发脾气,易怒,孩子的情绪也会比较浮躁!
二,孩子有情绪时,允许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渲泄出来;而不是制止,哭什么哭,就知道哭,在哭我揍你,烦死了。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可以带孩子运动、去户外散步、鼓励孩子宣泄,而不是用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制止孩子。
三,家长要做孩子的情绪调节器,当孩子有情绪时,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感受,教孩子认知自己的感受,孩子慢慢的就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妈妈我的小金鱼,我很难过,孩子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小金鱼死了,他才会难过,而不是他的问题。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也是孩子学会调节情绪的重要方式。
四,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任何人都会产生情绪。而孩子无论是生活阅历还是受教育程度相比成人都是较弱的。因此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尤为重要。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可以通过倾听之后帮助孩子去分析问题,然后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宣泄方式,比如说带孩子去户外做运动,大声的喊出来做游戏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将内心的情绪排解出去。
-
孩子进入青春期,情绪会变得越来越暴躁,稍不顺心可能就会与父母大吵大闹,甚至摔东西,离家出走等,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千万要保持自身的冷静,待孩子情绪稳定时,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教会孩子正确疏解情绪的方法。
孩子情绪不稳定该如何正确引导
首先,保持冷静和耐心是关键。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度反应或指责孩子。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理解他们的感受,并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
其次,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努力维持家庭的和睦。同时,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三,尝试倾听孩子的心声,哪怕他们的话语断断续续或难以表达清楚,也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去捕捉情绪背后的原因。用简单的话语确认他们的感受。
第四,教孩子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教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及寻求帮助等。这样,孩子在面对情绪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