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资讯  /  生活  /  十四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十四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时间:2024-08-30 14:19类型:生活阅读数:985

犯错是孩子的正常行为,尤其是十几岁青春期的孩子,犯错更是家常便饭,重点是家长如何引导这个时期的孩子,是打骂批评还是疏导心理,这两者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十四岁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怎么办

1,从注重成就到关注情感需求和行为表现

14岁左右的叛逆儿童实际上更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为父母,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到底在想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沟通沟通,放下父母的架子,与孩子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不要给孩子增添自己的感情,多听孩子的想法,想表达什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这样的沟通和交流,孩子们往往更容易接受。

2,让孩子学会思考和分析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爸爸妈妈也不例外,“知错能改”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犯了错没关系,最重要的是,犯了错后,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学会思考和分析,找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并纠正。

父母想让孩子学会思考,可以给孩子举一个父母犯错的例子,让孩子帮忙想一想,父母错在哪里,应该怎样纠正。当然父母举的这个例子,要在孩子的理解范围之内。

3,父母对孩子要“少惩罚,多鼓励”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可能犯错,都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是,每个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却不一定相同。所以,在孩子做错了事情之后,父母不要挖苦、谩骂、威胁孩子,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不要轻言放弃。

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相差很大。如果我们教育孩子,依然使用父母教育我们的那一套,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依然使用训斥、打骂等方法,不但不会有好效果,而且可能会产生反作用。所以,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因材施教,耐心地帮助孩子纠正他的坏习惯。

孩子什么时候要管,什么时候不该管

一要管:在没有树立起规矩,孩子没有养成习惯前要管。

当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是家长需要跟孩子树立规矩的时候,让他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以免行差踏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家长给孩子提前设定好的大方向,也是一种护栏,避免孩子受到伤害,也防止孩子因为无知随意伤害别人。跟孩子确定好行事的边界,做得好要有奖励,做得不好,该惩罚的就要惩罚。

不要等到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再来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的”。那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养成了坏习惯,很难纠正,也会对家长的“事后诸葛亮”产生抵触心理。

二要管: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知道孩子心理状态的变化。

有了规矩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家长还需要保持对孩子的关注,表达出“我正在注视着你”的情绪。

这时候沟通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在放学后、吃晚饭的时候、睡觉前都可以跟孩子聊聊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家长可以借此表达对孩子的关心,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

当然,家长可以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但不是强制者,不要强行要求孩子一定要说,这种命令式语气会将原本想要倾诉的孩子赶跑。有家长关心着的孩子,在行为上会更加自律,在学习上会更加努力。家长通过倾听孩子的心声,也能对孩子有更多的了解,少很多的代沟。

一不管:在明确了规矩之后,给孩子试错的空间。

有了规矩,就有对错,就有奖惩。同样的,孩子不可能一直做对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们一定要做正确的事情。因为有时候人没有看过边界之外的风景,好奇心始终会趋势他们去试探一下。也有一些时候,人的负能量如惰性很难战胜,尤其是缺乏自我管理的孩子。

比如一个孩子不想写作业,妈妈喊了好几次,他照样能当做没听见。就算勉为其难去写了,也好像是在给家长写。如果叫了三次孩子还不愿意,那就不再勉强。要让孩子感受到,他的确是在为自己学的。

如果孩子正在犯小错的路上,那就让他去试探。让他自己亲身体验犯错的后果,带来的影响。规矩的评估体系也要起到作用,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亲身经历的事情往往比别人耳提面命更让人印象深刻,孩子记住了这个教训,才会引以为戒。

犯过了小错的孩子,知道规矩外的“风景”没有那么好看,以后就会避免犯大错。而“温室里”的孩子,可能一犯就犯大错。

二不管:孩子年纪大了之后,独立自主的意识越来越强,让他拥有自己的选择权。

是否管孩子,跟孩子的年龄也有很大的关系。年纪越大,孩子的心态日趋成熟,过多的干涉会让孩子逆反心理加强。哪怕他们知道家长的选择是对的,他们也不愿按照家长说的来,因为他们想要表达的是自己的声音与观念,他们需要尊重。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并且让他们为自己选择负责。这样的孩子更独立,更清楚他们想要什么。

为什么纠正孩子的错误认知和态度如此难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每天早6点到晚10点,日日夜夜,每天重复不停的学,这种不断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生活让人产生厌烦情绪很正常。产生厌烦情绪后,孩子当然就不想再认真努力学了,想放松了。

那问题就来了:如果孩子内心中还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学习很重要,我必须要努力认真学”的话,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就会产生矛盾,也就产生了认知不协调。不可能当一个人信念中坚持“认真学习”时,行为还自由散漫。就像你说这道菜不好吃,你还发自内心的使劲吃一样,行为和认知无法统一起来,于是孩子就会感到焦虑。

为了减少这样的焦虑,孩子要么重新变得认真学习,要么改变“学习很重要,我必须要努力认真学”。这两种方式比较起来,显然改变认知更容易。因为认真学是要拿出实际行动,要每天不断坚持努力的,而改变认知,只需简单的转变一下思想就可以了。

所以孩子会改变对学习以往的认知,会变成“学习不是那么重要,我可以偷一会懒”。当然,这种认知可以随着行为的懒惰再进一步调整“学习不重要,不用认真学”,直到变成“学习一点用也没有,我还学它干嘛”。至此,孩子就建立了“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认知了。

因为这种认知是他自己建立的,是建立在他以往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充满了各种相关的案例和感情,因此是比较牢固的。

这就像地里长的一棵草,地面上长出的草就是孩子表现出来的态度,地下的根茎是支持这个态度的过往经历、各种案例和相关感情,它们对地面的草提供了完美的营养支撑,因此拔草只对地表的草采取行动是无济于事的。要想真正的除草,必须把地下的相关根茎也一起毁掉。要想改变孩子的态度,也需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