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不自信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有些孩子自信开朗,有些孩子则自卑懦弱,孩子性格的形成与生长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关系,如何帮助自卑的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
孩子自卑不自信的表现
胆怯害羞。孩子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
独来独往。一般来说,正常孩子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
缺乏自信心。虽然有的自卑孩子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他们大都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
在意别人的看法。其实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是骨子里自卑的表现,因为自卑的人内心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更是经受不起他人的打击与批评,所以一点点负面的评价,都会放大她的自卑。
敏感多疑。这类人在感情中表现的敏感多疑,因为自卑,所以更加的害怕失去,因为害怕失去,所以神经就会变得异常敏感。
脾气暴躁。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心理,所以会非常夸张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他们争强好胜,总想要证明自己,说话尖酸刻薄,总因为一点小事而引起争端。但其实,他们只是用暴躁的情绪来抒发内心的不自信和懦弱。
孩子自卑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1、指责多,鼓励少:在孩子的感知和认知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生活经验不算丰富的情况下,做出的事情往往会有欠缺或失败。然而往往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还一味地指责孩子真笨、没出息、一点小事都做不好,这样就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2、包办多,自主少:过于强势的家长,往往会包揽孩子的一切,孩子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增强,他的自主能动性就很差,遇到问题也就只会想到求助,这样的孩子越发没有担当,从而会变得自卑。
3、社交经历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社交关系,如果他们遭受过欺凌、排斥或不被接受,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内向和社交回避。
4、学习成绩影响:学习成绩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很大影响。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成绩不佳,可能会感到自卑和沮丧,导致内向和避免与他人交流。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家长试试这些方法
第一,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每一次进步都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大家都喜欢听好听的话,适当的夸奖和奖励能够建立孩子的自信。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目标,把大目标分解为小的目标,可以建一个成长树,每一次小目标的完成,可以在树上挂一个果实(小红花之类的),让她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进步,更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养成。
第三,让孩子养成微笑的习惯。绝大部分自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笑。家长要先成为这样的人,记住时常把微笑挂在脸上,久而久之自然会感染孩子。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经常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把微笑当成一种习惯。
第四,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习惯,例如节假日带孩子去户外亲近大自然,适当进行能力范围内的体育活动,陪孩子看一些体育比赛,并鼓励孩子培养一项运动爱好。
第五,家长老师以身作则,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并尝试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孩子独立了,内心会慢慢强大,这样自信心也会慢慢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