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教育资讯  /  生活  /  孩子偷拿东西撒谎怎么教育最有效

孩子偷拿东西撒谎怎么教育最有效

时间:2025-02-21 10:57类型:生活阅读数:409

孩子偷东西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家长发现后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行为意识泛化、引起父母的关注、“欲望”的驱使等,家长要了解具体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偷拿东西撒谎怎么教育最有效

1、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害。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叫偷盗,在现代社会是违法的,成年后如有这样的行为,严重者是需要判刑的,让孩子明白其危害性。同时,告诉孩子,父母对此事的看法。

2、灌输正确的金钱观念。告诉孩子金钱来之不易;没有钱应该向父母求助,而不是伸手去偷、去抢;钱要通过正规取得换取等等,给孩子进行理财观念和物权观念的启蒙教育。

3、反思和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偷东西说谎的行为,要主动反思和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偷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严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而孩子在犯错后说谎则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总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4、引导孩子。孩子偷钱被发现,一开始肯定是不敢承认的,犯了错谁都怕被批评,如果想要教育孩子,就要耐得住性子引导孩子,一顿批评虽然可以换来孩子的点头承诺以后不再犯错,但是否真正改正,我想大家都知道很难。

5、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我们需要让他们知道,无论他们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我们都会一直支持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同时,我们也需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他们的朋友,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快乐,一起面对困难。

6、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行为涉及到法律问题或其他严重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帮助。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孩子偷拿东西不承认是什么心理

1、攀比心理

孩子上了学,等于是进入了一个相对单纯的小型社会。她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是学习上的,还有人际交流上的。一个班的孩子,总有的家庭特别有钱。穿名牌鞋、名牌衣服,戴名牌儿童表,用贵的本子、贵的笔等等,耳濡目染之下,难免会心生不平或是受到感染,进行效仿。

2、担心被批评

孩子年纪小,虽然说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做错不对的,但是当自己的错误说出来,就会得到严厉的批评教育。如果在孩子的意识里,只要自己说出错误,父母肯定会指责自己,而这样的批评是他们不愿意承受的,所以他们更不愿意将事实的真相说出来。

3、错误示范或强化

可能生活中有人因为偷东西或者撒谎而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收获,而这个让孩子知道了并学习到了,或者是孩子偶发的偷东西撒谎行为被父母发现后,过度惩罚或者没有正确教育而强化了该行为。

4、自尊心作祟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心,大庭广众之下,让孩子承认自己是小偷的事实,谁会愿意呢?孩子怎么也不愿意承认,一方面是性格倔强的原因,可能是“你让我承认,我偏不承认”。

5、内心的匮乏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匮乏感”的概念:如果内心有种不满足,往往会寻求其他的方式来补偿。偷窃就是匮乏感引发的行为,包括物质匮乏和心理匮乏,后者尤重。越得不到,就越想要。

如何改正孩子偷东西的习惯?五个步骤很重要

改变认知:孩子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偷东西的错误没有正确认识,家长应该多沟通,进行认知调整,让孩子明辨是非,改正这种不良习惯。

换位思考:孩子一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他想要某种东西,没有达成目的时,就可能靠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家长可以与孩子沟通,让其站在另一方视角进行思考,增强理解和信任,有利于改正偷东西的坏习惯。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年纪较小,并未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家长不要过早地对孩子“下定义、贴标签”,特别是不要说:“你从小就偷东西,长大一定是个小偷!”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种下了一颗种子。有一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给予适当的零花钱:随着孩子进入小学,就会出现与身边同学进行攀比的现象,这时候若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采取“偷钱”的方式得以满足,所以家长应根据孩子自身的实际情况该给予适当的零花钱,这样能很大程度减少“偷盗”现象的发生。

加强品德教育:关于孩子偷钱,家长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因为孩子们自制力低,容易受到诱惑,有了第一次以后就可能有第二次。所以家长在积极引导孩子、加强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制定家规,让孩子严格遵守,刚柔并济,彻底改正孩子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