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
萧何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丞相,人们认识萧何多是从一句成语“成也萧何败萧何”开始的,它是讲萧何与韩信之间的事,多用于告诫人们要时刻都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对他人保持防范之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什么意思
意思指的是: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一句成语,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
“成也萧何”是指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是指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
知识拓展
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
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犯了军法,还差点儿受刑处死。免死后,只让他充当一名管理粮草的小官(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
萧何是刘邦的亲信,刘邦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萧何与韩信一席长谈之后,对韩信非常钦佩,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但是,正当萧何决定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韩信却逃跑了。
原来,刘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带的人,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地区偏狭,难以发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纷纷逃亡。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着跑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跑的消息,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跳上战马,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原来以为萧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气。后来得知萧何竟亲自追回韩信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官,骂萧何是小题大做。
萧何向刘邦详细地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并选择吉日良时,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
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被人陷害谋反,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
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萧何为什么要杀韩信
其实不是萧何要杀韩信,而是刘邦、吕后要杀韩信。韩信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这时刘邦就不需要韩信了。韩信聪明,名副其实的一代战神。刘邦心理害怕韩信颠覆他的政权?留着,是刘邦的一个心病。要杀他,开国首功三人之一,确实说不过去,总要找个借口。
钟离昧到楚地拜访韩信,刘邦就想以谋反的罪名杀害韩信,韩信无奈杀了好朋友钟离昧,刘邦还不放心,借口到外地巡视,路过韩信的楚地,把韩信抓起来,就想杀害韩信,可是证据不足,就将楚王降为淮阴侯,等找到机会再说。
吕后比刘邦还要毒辣,她比刘邦还要想杀韩信,一日不杀韩信,这个心病就难以去掉,实在等不及了,就找萧何密谋。萧何本不想杀韩信,若萧何不把韩信骗进后宫,萧何的命也难保。
所以萧何才把韩信骗进后宫,使韩信中了吕后的埋伏,刀斧手将韩信捆起来,吕后以谋反的罪名将韩信杀害。韩信临死前认为自己无罪,还喊“皇上救我”,这本来就是刘邦的授意,让吕后、萧何承担罪名,以此来掩人耳目罢了。
对于韩信来说,张良能隐退,自己为何不能呢?以前曾以钟离昧拜访自己为借口,企图杀害,由于证据不足,没有杀成,自己心中也该有数了,为什么不引起重视呢?后宫是随便进的吗?
当喊“皇上救我”,没有用了,吕后动真格杀人了,才明白,刘邦为什么要杀他了?刘邦为什么不出现了?这时韩信叹口气,大喊:“天上的飞鸟打完了,还要弓箭干什么?已经没有敌人存在了,还要将军干什么?我确实该死了!”
人们常说,“成为萧何,败也萧何”,无论是“成”的事还是“败”的事,萧何的做法都是为了刘邦,萧何月夜追韩信,为的是刘邦有大将。
萧何把韩信骗进后宫杀害,也是为刘邦着想。对于萧何来讲,他若不按吕后的旨意办事,他也必然会被刘邦、吕后杀死,他必然要把自己的后路选择好。
萧何最后善终了吗
萧何因病去世,属于善终。
萧何(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7月8日),沛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人,西汉初期重要政治家、丞相,汉初三杰之一。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为刘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是刘邦打败项羽的重要基础。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