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的传奇的代表作是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他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市),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任大理寺左寺。
王世贞的传奇的代表作是
1、《弇山堂别集》
《弇山堂别集》,明王世贞著,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记录明朝史事的私人著述。成书于万历十八年(1590)。
弇山堂为王世贞堂号。作者以诗文为正集﹐以此无当于经术政体﹐故称别集。因该书记载明朝典故﹐时人比之一代实录。
其中以史乘考误和各考较为精深。该书记述丰富﹐考订周详﹐可补实录会典之阙。其方法则开清代考证史学先河。该书有明万历十八年刻本、清光绪年间广雅书局本。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
此书名曰“别集”,但并不是一部诗文集,而一部历史著作。之所以名为“别集”,是因为“元美诗文有弇山堂正集,而此则国朝典故,比一代宝録云。”
王世贞自己也作了解释“名之别集者何?内之无当于经术政体,即雕虫之亦鴲与焉,故曰别集也。”清人周中孚讥讽王世贞“盖不知诗文之当称别集也”恐怕不是事实。以王世贞之博雅,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2、《弇州史料》
《弇州史料》收录了关于弇州的历史资料。虽然世贞本不是史学家,但被尊为史学家,这实际上反映了他的地位。胡维霖在《墨池浪语》中提到,《弇州史料》中的传志,即使是中等才能的人也可以被收录,这被误解为世贞的意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3、《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
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故世贞作此书,断自嘉靖为始,以明积渐所由来。世贞作此书时,仍载入昙阳子事,不免文过遂非。
《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王世贞撰。世贞据为作传。当时劾锡爵者或并及世贞。世贞作此书时,仍载入昙阳子事,不免文过遂非。其馀所纪,则大抵近实,可与正史相参证。不以一节之谬,弃其全书也。
王世贞的主要成就
1、王世贞在文学理论方面明确提到了复古主张。《艺苑卮言》集中了王世贞对复古理论的提倡和一些具体看法。《艺苑卮言》是体现“后七子”诗文理论的重要著作,是这一流派的理论依托。
2、面对文坛萎靡现象,王世贞曾指出:“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而平,其色雅而丽,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无迹,故曰盛唐其则也。
3、今之操觚者,日晓晓焉,窃元和长庆之余似而祖述之,气则漓矣,意纤然露矣,歌之无声也,目之无色也,按之无力也,彼犹不自悔悟,而且高举而阔视,曰:吾何以盛唐为哉?”这一理论与《艺苑卮言》中的文学主张一脉相承。
4、王世贞通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为什么要以盛唐为学习的标准,就是因为盛唐诗歌气象雄浑、辞色雅丽,意蕴悠长,符合了诗歌审美的所有特征,所以,盛唐诗歌当仁不让地成了诗人学习的典范。
5、王世贞推崇作诗要效法盛唐,但他的最高诗歌理想是汉魏古诗的自然质朴。他指出:“西京、建安,似非琢磨能到。要在专习,凝领久之,神与境会,忽然而来,浑然而就,无歧级可寻,无声色可指。
王世贞的人物评价
1、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云:弇州负博一世之才,下笔千言,波谲云诡,而又尚论古人,博综掌故,下逮书、画、词、曲、博、弈之属,无所不通。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才学富赡,规模终大。譬诸五部列肆,百货具陈。且曰: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其……谙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无论广续诸子也。
3、何必要什袭藏名山,何必要咸阳市上千金悬。归去来,一壶美酒抽一编,读罢一枕床头眠。天公未还债未满,自吟自写终残年。
4、胡应麟:弇州王先生巍然崛起东海之上,以一人奄古今制作而有之。先生灵异夙根,神颖天发,环质绝抱,八斗五车,眇不足言。弱冠登朝,横行坫坛,首建旗鼓,华夏耳目固已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