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哪里人
郑板桥是清代文学史、美术史上的名人,他擅长写诗作词,更擅长绘画书法,同时精通篆刻技术,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墨客。郑板桥的作品名声遍布全球,深受很多人的喜爱。
郑板桥是哪里人
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在山东范县、潍县做邑令11年,乾隆十八年辞官回乡,卖画为生。
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石,自创“六分半书”,诗书画世称“三绝”。
郑板桥画竹好在哪里
郑板桥画竹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用笔畅达遒劲,构图布局可谓“乱而不乱”,“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干湿并举”。
郑板桥的特异之处还在于他作画全然体现了“书画同源”理念,可谓“一笔书,一笔画”。
他画得的竹子体貌疏朗、笔力瘦劲,自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风格,时称“郑竹”,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
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他以自然为师,在《题雨后新笙图屏风》中写道:“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笙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纸糊之。
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可。”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在《题画竹》中,他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郑板桥诗书画以外的成就
1、板桥散文
郑板桥的散文内容切实,行文自然。有的洋洋数千字,委婉详尽,淋漓尽致,有的三言两句,隽雅惊人,似六朝小品。
有的谈自己经历,有的述友人成就;有的是碑记,有的是书序,有的是长信,有的是小启,灵变多样;有的借神道以教人,有的述古而励今;有的说别人的成败,有的谈自己的得失,有的“迷花顾曲,偶一寄意”,有的勖“学者当自树其帜”,谆谆切切。
都是理明词畅,真气盎然,随手挥洒,一片神行,行止得当,立论惊警,隽语络绎。皆是内容形式洵称双美,并且相得益彰,若与《家书》编列,可称为绝佳郑氏散文集,即使仅从文学欣赏角度讲也可称之为美文妙品。
与前朝以及有清一代的大散文家相比,其妙者与前贤时隽之作比毫无逊色。称之为“绝”并不过分。郑板桥自列“文”为首,也许正是他的自知之明,而非信口偏爱。
2、板桥对联
郑板桥的对联即使去掉其绝妙书法的载体,仅从其内容看,也足以称之为“绝”。
郑板桥的对联或者讲繁简、新异的艺术创作规律;或者讲操存陶铸的人生哲理;或者讲月色、书声中的庭院清景;或者讲评水、斗茶的文社风光;或者借飘风、细雨来托物寄兴;或者论述无益之赞不如入木之骂的文艺批评。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之一,虽与律诗有很近的血缘关系,但却是有独立地位的一个品种,它不仅严格要求对仗,更要求有很强的适应性、针对性。
用于大门、房门、厅堂,迎春、祝寿、婚配的对联都各不相同,有些对联还要求巧妙切合行业的特点。工诗者未必工联,工联者却多工诗。
郑板桥的这些对联,除了本身对偶性、思想性雅切准当外,还有很强的广泛适应性,例如“打松算盘,得大自在”,可适用一切商人,“老在须眉壮在心”,“六十自寿”可适用所有庆祝六十岁之人,适用所有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者,这也是郑联的一大特色。
另外,工巧、新鲜,能道人所未道、人所不能道,这也是郑氏对联的特色。可见,郑氏对联成就不亚于其他的作品,称之一“绝”,也是恰当的。
3、板桥曲艺
郑板桥的曲子《道情》是传唱不衰的妙作,以劝人劝世为宗旨,以酒脱的情怀,超然于世,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表达了对世俗的不屑。
由此可见,板桥曲艺是人间活力的,世代传唱下来,依然万古常青,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都对它很青睐。
郑板桥是以旷达怪诞而闻名于世的。《道情十首》收白中,板桥说“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俺唱这道情儿归山去了。”他确实最后是挂官而去了,但他以他的怪,给后人带来艺术快乐。
现流行于世的《板桥道情》有别于异地《道情》,作者把流行于扬、淮间的两种“淮扬小调”,“宫”调式和“羽”调式,互相融合起来,加以发扬光大,至今在江淮地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