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当代名人  /  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

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

时间:2023-11-04 14:03阅读数:407

鲁迅是晚清到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本名樟寿,初字豫山,后字豫才,再后来改名周树人。鲁迅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作的作家,他弃医从文,意图用文字唤醒国人的意识,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

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一个人

1.鲁迅爱好艺术

旧中国的人物绣像,从儿时的记忆到成年迷恋上的木刻,又热心将国外木刻艺术介绍到中国。他对新鲜事物始终有着极大的好奇,甚至是看好莱坞“大片”的习惯,一生都没有改变过。

2.鲁迅正义感强

抨击旧风俗旧社会,尤其是受压迫的女性,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子君、祥林嫂这样可怜又可敬的被迫害的女性形像。

在《朝花夕拾》中又怀念了童年的阿长,对这个本性善良而又无知,有时甚至讨厌的女佣,鲁迅一改其尖刻的笔锋,用宽容的胸怀回忆她,并愿她在仁爱的地母的情中安息。《记念刘各珍君》对于女性的赞美无人可及,在刀枪血痕中铭记女子的奇伟。

3.鲁迅的心底柔软

对自己老年所得之子,更是爱到了受客人的讥诮的程度,鲁迅毫不在意赋出《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亦多情,在生命最后的时光,身侧是爱妻许广平,幼子海婴三口之家,温馨令人钦羡,桀骜与温柔同时在鲁迅的胸怀,无人可比。

4.正义至上

为正义,无论对方强大如何,鲁迅毫不妥协与之斗争。他的眼中既有小家,更有大家,即使面对贩夫走卒,鲁迅也要赞美,《一件小事》中的车夫,带着温度的洋钱,都让我们感怀。

鲁迅的文学作品有什么类型

1.杂文

鲁迅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杂文,并且以杂文作为战斗的主要武器,杂文在鲁迅整个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品有《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2.散文

鲁迅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

代表作品有《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文集)等。

3.小说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第一个开拓者,我国现代小说之父,也是现代小说史上最有影响、最有成就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中国地质略论》、《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等。

4.翻译

鲁迅翻译理论逻辑思路,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坚定了直译为主。对于深切感受到中国的黑暗、敢于直面现实的鲁迅来说,介绍外国进步文艺为我所用,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是其翻译、创作、编辑、出版的初衷和基本思想。

代表作品有《壁下译丛》、《现代新文学的诸问题》、《艺术论》、《桃色的云》、《苦闷的象征》等。

鲁迅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观点

鲁迅关于儿童教育的一贯思想是“以孩子为本位”,致力于儿童的个性发展。鲁迅认为中国封建教育重视伦理压制个性,在极大程度上漠视了作为个体人的存在。

我国的教育方面,尤其是儿童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偏失,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鲁迅明确地提出教育要张扬人的“个性”,具体表现在儿童教育上,应该“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就是把儿童培养成“独立的人”。

鲁迅也指出发展儿童个性的具体方法,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

对于培养怎样的“新人”,鲁迅也有个总的要求:“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具体而言,鲁迅培养的目标是要有健硕的体魄,要具有独立自主、敢于创新的精神,要有善于反思、主动学习的精神。

鲁迅还主张对儿童进行爱和美的教育,引导儿童向真、向善、向美。爱的教育表现在儿童教育中是父母及师长应该关爱儿童,作为幼者、弱势群体的儿童,理应得到父母等长辈的关爱。

儿童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潜移默化地,他们也学会了爱,成为有爱心的人,被爱的同时也会把爱心给予他人、给予社会。美的教育表现在,“美育是种感性教育和趣味教育,美感的培养能滋润人的性情,增添灵秀之气和生活雅趣,使人不至于太沉闷。

对由几千年封建载道教育出来的务实的中国人而言,超功利的‘美’的熏陶在儿童的成长阶段也将起着改造性格的作用。”

因此,鲁迅主张为儿童举办美术展览等活动,提倡美术工作者做出好的图画,给予儿童以愉悦的审美体验,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和情操,帮助儿童养成正向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追求。

此外,鲁迅特别重视儿童读物,强调用优秀的儿童读物促进儿童的发展。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中,鲁迅重点批评了旧时儿童读物的陈旧性。

正是由于儿童读物的贫乏落后,鲁迅号召教育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为儿童写作和翻译喜闻乐见的新作品。他认为儿童读物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指出:我们要理解儿童,决不能将孩子“看作一个蠢材,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而必须细心体察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合理的教育,给予儿童所喜欢的读物,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