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晋文公退避三舍事件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这次的事件源自于春秋时期晋文公和楚成王的一场承诺。后来退避三舍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意思是一方主动退让,避免激烈的战争。
晋文公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自先秦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即你来,我先退,给你警告。再来,再退,再给警告。但事不过三。成语告诉人们,退并不一定代表软弱可欺,相反应该谨慎,以防有诈。现在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晋文公退避三舍事件代表了什么
代表了春秋的时期的礼崩乐坏。
周立国以来,一直是以礼来治天下。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不论大事小情,都有一套繁琐的礼来规范,周人的日常生活处处离不开礼,简直是“无礼寸步难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周天子的权威日渐衰微,人们对礼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视,执行得那么严格了,所以孔子老人家哀叹礼崩乐坏。
礼的衰败是个逐渐的过程。在春秋早期,礼的残留还比较多。拿打仗来说,原来有一整套礼,什么不鼓不成列、什么不重伤,不禽二毛等,就是宋襄公被后人嘲笑的那一套,确实是当时打仗要遵守的礼。
那时的打仗,叫做“观兵”,听着有点检阅的意思,实际确实也差不多,大家点到为止。交战双方谁也不使诈,摆好阵势,堂堂正正的对垒,一天结束。
可是城濮之战却是个分水岭。晋国军队在整个战役中计谋百出,先后使出了围魏救赵、嫁祸于人、诱敌深入、战马蒙虎皮、诈败等计策,终于把一根筋的楚军杀得大败。
也是从那以后,打仗才开始讲谋略,才陆续出现了孙子兵法等兵书,而在这之前,打仗用计使诈都是为人所不齿的小人行为,晋文公作为始作俑者,确实给周王朝确定的礼乐制度以最后一击,所以孔老夫子恨恨地评论说;“晋文公诡而不正”。
晋文公的个人资料介绍
晋文公(约前697年-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晋献公之子,母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于公元前637年到前628年在位。其文治武功卓著,开创了晋国的百年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