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当代名人  /  辜鸿铭为什么不剪辫子

辜鸿铭为什么不剪辫子

时间:2023-11-10 16:46阅读数:459

辜鸿铭,名汤生,号立诚,鸿铭为其字。他民国时期的学者,也是著名的翻译家。辜鸿铭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为西洋人,他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侨家庭,也因此有混血儿的蓝眼标志。辜鸿铭深受父亲思想的影响,无论在何处都始终记得自己的国籍,辫子是他不忘初心的标志。

辜鸿铭为什么不剪辫子

辜鸿铭出生在马来西亚的橡胶园里,自小接受西洋教育,英语、马来语都说的极好。十岁那年,辜鸿铭就已经前往国外学习。按照常理而言,在这样的培养之下,辜鸿铭从里到外,都该是一副西式做派,何以会留着辫子头?从教育来看,辜鸿铭的确是个“西洋人”,但父亲一直教育他:

“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亲的影响下,辜鸿铭身在国外,也不曾忘记祖国,长辫子便是最好的证明。到后来,清朝灭亡,学者纷纷剪辫易服,学了西方的“文明”生活。从西洋留学归来的辜鸿铭,反倒成了另类,因为他始终不愿放弃长辫子。

如果说,清朝还在时,辜鸿铭留着辫子是怀念祖国,而如今已是民国,他再也没有理由留着辫子。一来,辜鸿铭并非满族人,二来,他也不曾受过清朝恩惠,不曾在清朝为观,谈不上感情深厚。但不论朋友如何劝说,他人如何讽刺,辜鸿铭都觉得这一头辫子特立独行,不愿剪去。

为了彰显特色,他不仅自己留辫子,还要求自家车夫也必须留长辫。他坐上车,车夫在前面跑,长长的辫子向后头甩,辜鸿铭看在眼里,觉得画面甚是和谐。

辜鸿铭的资料介绍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

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清朝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的思想有什么影响

勃兰兑斯1917年作《辜鸿铭论》一文,评述了此书的内容,在西方思想界颇有影响。1922年,北京商务印书馆为满足日益增多的读者需求,又将此书再版发行。《春秋大义》还被译成德文。

1916年,德国就出现过两种译本:一种题为《中国人民之精神及大战之出路》,译者为瑞典学者斯万伯。勃兰兑斯就从他的译文了解辜鸿铭的思想;另一种为著名学者奥斯卡·A·H·史密茨所译。此本1924年曾被重印,较前一种流传更广。

《春秋大义》的法译本于1927年在巴黎出版,译者为费里罗。此前的1925年,法国巴黎以保守闻名的《争辩日报》曾连载辜氏此书的主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部分,题为《中国人精神的自我阐释》,基本上反映了辜氏思想的主要内容。

该年年底,美国著名的《当代》杂志又全文译载了此文。他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出版,大小报刊竞相介绍和赞扬,德国高校和学术机构甚至出现“辜鸿铭俱乐部”和“辜鸿铭研究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列岛也兴起一阵不大不小的“辜鸿铭热”:辜鸿铭20年代赴日讲学的某些言论,被日本帝国主义利用,为“大东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他的有关讲学内容被编成《辜鸿铭论集》广为流布,频频出现于书刊报章乃至广播电台中。但这种宣传是对辜鸿铭思想的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