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秦汉名人  /  王昭君真实历史结局

王昭君真实历史结局

时间:2023-11-11 13:57阅读数:507

王昭君,名嫱,昭君是汉元帝赐的字,昭君有光明的寓意。王昭君是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之一,她为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昭君也被称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昭君真实历史结局

在不少民间传说或是文学作品中,王昭君是请愿出塞嫁给匈奴的,表现出为民族交流而牺牲自我的高贵情操。但在汉朝史书记载中,明明白白地写着,王昭君是被汉元帝“赐予”给呼韩邪的。

说直白点,这是皇上的旨意,根本就容不得你考虑,你若不去就是人头落地,甚至还可能会连累家人。所以王昭君“自愿请嫁”一事可信度不高。

人选已定,汉元帝将选中宫女赐名“昭君”,寓意“光明”,希望她为两国人民带来光明的前途。这正是汉元帝的用意,虽然仍是“和亲”,但意义大有不同——王昭君远嫁匈奴,意在加强两国文化交流,这时的“和亲”在匈奴人看来是大汉朝的“恩赐”。

匈奴人对这种“恩赐”万分重视,后来他们尊称王昭君为“宁胡阏氏”,阏氏的意思是王后,宁则是安宁和平之意,胡是指匈奴自身。在匈奴人眼里,王昭君就是一位给匈奴“带来安宁和平的高贵王后”。

“昭君出塞”,对汉朝和匈奴都是一件好事,汉朝以此加强文化交流,宣告宗主国地位,王昭君嫁过去的同时也带去汉朝的文化,造福匈奴,可谓两全其美。而且在匈奴人眼里,王昭君是“带来安宁和平的高贵王后”,必定会百般尊敬,不会让她受到半点委屈的。

昭君出塞后,其父兄得到朝廷庇护,地位提升。而在奔波数月到达外蒙地区后,王昭君很快就感受到异域文化带来的痛苦。这里没有中原地区常见的稻米,只能天天吃面食,匈奴人饮食大多简单粗暴,经常食用腥臭的牛羊肉,令她难以适应。

最难受的是,在大漠环境中,水是宝贵资源,平时只能拿来饮用,不能再像过去那般天天洗澡、洗脸,这对一个爱美的女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这大漠之地没有故国的鸟语花香、物产丰饶,有的只是恶劣的生存环境,王昭君作为一个在汉朝生活多年的女人,有家不能回,每日面对异域风沙,遥想故国山河与亲人,她的心情可想而知,即使匈奴人载歌载舞,歌颂她为匈奴带来和平幸福。

从那时起,王昭君和呼韩邪一起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名为伊屠智伢师,为匈奴的右日逐王。史书记载,建始二年,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就迫不及待地向汉朝上书“请求归汉”,可见她真的一点都不想待在匈奴人那边,然而,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汉成帝敕令她“遵从胡俗”,让她必须遵从游牧民族的“收继婚制”,这种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丈夫死后妻子应当嫁给丈夫长子,长子死后又嫁给长孙。

所以,王昭君要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这对她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事实上除了王昭君自己,没人会在意,皇帝不会,故国百姓不会,甚至家里人也不会。这不是他们无情,一句话概括——“大局为重”。

得知汉成帝敕令的那一刻,王昭君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女人面对家国责任时的无奈,那完全不是她能抗拒的。万念俱灰之下,她放弃了回归家乡的希望,逐渐变得麻木。

她彻底接受与异域风沙为伴的生活,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往后与复株累单于一同生活长达十一年,育有两个女儿。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王昭君又想到那“收继婚制”,顿感身心俱疲,一病不起,于公元前19年含恨病逝,终生未能回归故土。

历史的车轮继续翻滚,王昭君的事迹被人们流传、歌颂,但从没人问过她是否幸福,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

史上王昭君的家世究竟是怎么样的

关于昭君的家世,史书中记载很少。《汉书》、《后汉书》都说她是“良家子”。良家子指清白人家的子女。汉制,凡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谓之良家子。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索引”引如淳的解释说:“(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也。”可见,昭君家庭是非医巫、商贾、百工的农民或其他平民。

王昭君的父亲是谁

王襄。

正史很少涉及。东汉蔡邕所著《琴操》记昭君的父亲为齐国(今山东淄博地区)王襄,字忠,家道殷实,生有一子一女。相传在昭君入选掖庭后,他被封为越州(今浙江绍兴地区)太尉。

黄世崇在《归州志·昭君》中曾记载:“王襄,齐国人,流寓南郡(今湖北江陵地区)为秭归人。语在人物表。”这是说王襄祖上是齐国人,后来迁徙到南郡秭归定居。这是比较可信的。

明人所作《昭君出塞和戎记》借剧中人之口说:“奴家姓王名嫱,字淑贞,祖贯越州人氏。”大约由《琴操》演绎而来。《和戎记》是文学作品,不能和史书等同。

昭君出塞是汉朝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事件,为了表彰昭君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汉元帝封给昭君父亲一个官职,是非常可能的,也是封建社会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