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隋唐名人  /  岑参为什么去边塞

岑参为什么去边塞

时间:2023-11-16 14:46阅读数:350

岑参是唐代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最为擅长写边塞诗,边塞环境严峻,但是到了岑参笔下,就会变得别有风味。当年岑参的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得众多人士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边塞地带的美景。

岑参为什么去边塞

岑参之从军西北边塞,纵然有渴望功名之意,但并非完全是为了仕途升迁,荣华富贵,光宗耀祖。

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一种与封建传统观念对立的一种姿态,是向饱食终日,畏难怕苦,重文轻武思想的一种宣战,是在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之人,是要以身许国,志在边疆,报效国家。

岑参是真的喜欢边塞吗

岑参年少聪慧,在别人五岁还在与小伙伴玩耍之时,他就已经开始启蒙读书;在小伙伴刚刚启蒙的时候,他就能开始提笔写文章,而且文采斐然,远超同龄人,甚至一些已经学习了好几年的少年都不能比得上他。

岑参家世优越,祖上世代为官,而且岑参的才华也不低;如果不出意外,靠祖上的庇荫以及岑参的才华,他在成年后也将会进入仕途,成为朝堂上大臣的一员,与其他的文人们在长安街头吟诗作赋,但是岑参却没有按照这样的轨迹来过自己的一生。

岑参可以任官,老丈人已经在朝中谋给他谋了一个铁饭碗,可偏偏岑参不爱长安的繁华,偏爱大漠的风光。在这样的念头的驱使之下,他成了高仙芝的书记,这是他的第一次以官员的身份出塞之旅。“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他早就在这之前就已经去过大漠了。

“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舟。”是岑参的边塞之行的最大感受,没有半分的因为边塞之苦而不能忍受,反而十分磅礴大,他是真正的喜欢大漠风光的,内心也充满了豪气。

但随着高仙芝的失败,他离开了心心念念的大漠,回到了繁华的城市之中。“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是他再次回到边塞之后,大破潘仙时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提笔写下的。

这一次大捷让岑参的豪情再次被点燃,这样的诗,一写就是六首,谁也不能阻止他的喜悦以及对边塞的热爱。但即使岑参拥有万丈的豪情,他还是失落了,不是因为大爱的边塞,而是因为自己年纪这般大了,却依旧不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岑参产生大漠豪情的原因

1.大唐的风气

大唐是一个极度自信的朝代,唐朝的文人也时常佩剑习武,当时的大唐不像其他朝代那样,对待外族来犯,大多时候唐朝人都会选择“打”而非“和”。因此在唐朝的风气影响下,很多人都有“不破胡人绝不还”的豪情,岑参自然也会这样的感染。

2.文人随军的制度

当时的唐朝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很多的文人入朝为官,而且当时的唐朝有“以诗选人”的规矩,很多的文人进入朝中之后,也有部分人进入军中,虽只是一个文官,但是那样的经历依旧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很多的边塞诗流传而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王维出使塞外之后写出的,通过前人的诗文描写,自然会有人对大漠风光心神向往。

3.文人都爱旅游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当时唐朝的文人的普遍想法,他们想要通过游历去增长自己的见识,李白就曾与杜甫、高适一起走遍大半个唐朝。几乎每个唐朝的文人都曾游历过唐朝的大好河山。岑参就曾在参军之前,游历过边塞,面对万里黄沙的震撼,他又怎能不心动。

4.岑参的经历

岑参虽是官宦世家,但在岑参长大之后,当时的唐朝已经不复之前的盛世,开始逐渐有了衰颓之势,岑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想要为国效力自然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