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隋唐名人  /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对比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对比

时间:2023-11-16 14:13阅读数:456

高适与岑参都是唐代时期著名的诗人,同样他们都属于边塞诗派。两人被称为“高岑”,后人常说他们是边塞诗双璧,岑参小高适10岁,高适与岑参两人是朋友,并有过同游的经历。

高适与岑参边塞诗的对比

1.内容不同

高适的诗歌思想深刻、现实意义强烈;岑参的诗歌更多的是描绘奇异的边塞风光、不一样的边塞生活。

高适的边塞诗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的,思想尤其深刻。在《燕歌行》一诗中,通过强烈的对比,写出了我军将士浴血奋战,保卫孤城的献身精神。更可贵的是高适以异常冷静的头脑观察、分析边塞局势。

而岑参的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幅边地雪景,充满着异域情调和浪漫色彩。

2.语言风格不同

从语言风格来看,高适诗浑厚,岑参诗奇峭。

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简洁明净,朴实有加。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语言质朴,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前两句描绘送别环境,悲凉情调从描写中自然而生,后两句为临别宽慰之语,显得很豪气。语言浑朴自然悲壮之中自有一种厚实。

岑参的语言风格虽然也很明白晓畅,但是,在炼字上面所费的苦心一点也不输给贾岛。比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句中的“然、煎”运用丰富想象突出热海的酷热,雄壮奇丽,变幻莫测。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也就是说,岑参的诗歌在语言锤炼方面还是颇费心机的。

3.艺术技巧不同

高适往往直抒胸臆,表达现实;而岑参的边塞诗多用夸张手法,表达浪漫主义情感。

高适的诗歌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内容,现实意义比岑参诗更强烈。其诗作常常是直抒胸臆、强烈铺陈,含蓄委婉的描写较少,显得更凝重深沉、浑厚苍老。体裁更习惯乐府旧题和整齐的五七言体。

岑参以壮丽的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形式上用自由的七言歌行体,表达更丰富思想感情,描写边塞瑰丽的风光,采用想象,夸张,的手法。全诗笔力矫健,既有大意挥洒,又有细节勾勒,既有真实摹写,又有浪漫想象,意象鲜明,意境独特,再现了边塞瑰丽的自然风光。

高适的边塞之行

高适第一次边塞之行是到平卢,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锦州市。此次平卢之行高适写了一首边塞诗《塞上》。当时东北的奚和契丹正对大唐领土虎视眈眈,针对如何处理边塞问题朝臣有不同看法。

此诗中高适写道“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很明显他反对和亲,认为应该有一个像李牧那样的大将军,来扫除单于。结合历史和高适自己的诗作来看,高适此次平卢之行很可能是去求官的,但最终一无所获,他只得失望而归。

开元二十六年,高适有朋友从边塞而归,告诉高适边塞的情况,他有感而发,写了他最著名的边塞诗《燕歌行》。此诗佳句颇多,尤其“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透出深深的讽刺之情。

写完《燕歌行》又过了几年,到天宝十一年冬,高适开始了他最为人称道的边塞之行。此次他到了哥舒翰的陇右节度使府,担任掌书记一职。这段时间属于高适真正的边塞生涯。

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高适的上级哥舒翰被俘。但这恰恰给了高适发挥才能的机会,他急奔长安,向皇帝献计献策,最终他成为唐肃宗的心腹大将,官至封疆大吏。

岑参的边塞之行

相对于高适,岑参的边塞之行走的更远,没有第二个边塞诗人走的比他更远,因此岑参更像是一名纯粹的边塞诗人。

岑参出身名门,从他曾祖到他父辈曾出过3个宰相。但是他幼年丧父,家境逐渐衰落。岑参前半生一直在为仕途奔波,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在岑参35岁那年,他终于下定决心,跨马西出长安,踏上他的第一次边塞之旅。

此次岑参是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府任右威卫录事参军这一文职。安西节度使府在现在的新疆库车县,道路非常之遥远,岑参一路西行,越走越荒凉,不由得思念起家乡和亲人。

这一路岑参写了不少思乡诗,如他刚过渭州就写了这首《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继续西行,岑参路遇东入长安的官吏,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逢入京史》。

由此可见岑参有很深的思乡情怀,这种情怀在他到达安西节度使府后更加明显,原因跟他此次边塞之行不得志有很大关系。岑参在安西节度使府和高仙芝相处得并不很好,两人没有太多交流,以至于岑参在安西呆了一段时间,就带着落寞和抑郁东返长安,这次安西之行对岑参来说是一段灰色的经历。

岑参回到长安,有点心灰意冷,产生了归隐之心。他在终南山中住了下来,过了两三年半官半隐的生活。

好在岑参的边塞之心未死,天宝十三年秋初,他应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之邀,再次踏上西行之路,并继续他的边塞诗创作之旅。

这次岑参的边塞之行是比较愉悦的,他得到上司封常清的赏识,并写下了他边塞诗中的多篇代表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中的“封大夫”就是封常清。这两篇都是边塞诗的扛鼎力作,也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艺术价值极高。

跟高适一样,岑参的边塞之行同样止于安史之乱。他的上司封常清奉命讨伐安禄山,结果因战败而被处死。对于上司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岑参深表同情和悲痛,最终只得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