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两晋南北  /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时间:2023-12-06 17:17阅读数:1000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一名大画家,能诗赋,善书画,无所不通,多才多艺,是第一个被写入史书并被作传记的伟大画家。后人还称他为“以形写神”的画家。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迁想妙得。

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绘画理论。是艺术家的最高境界。他指出作品气韵生动是由作者迁想妙得完成的。当创作一幅作品时,突发奇想,将自己储存的丰富的想象迁入创作中,称之自我感情移入。

这一理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学公式:s—at—r(s代表刺激,at代表同化过程,r代表反应)异曲同工,彼此在不同的时空里都论证了这个惊人相似的过程。

顾恺之的绘画特点

东晋南朝当时有三位大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宋陆探微、梁张僧繇。有人评论“像人之美,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说明顾恺之绘画的特点是“传神”。

顾恺之认为人物的眼睛特别重要。他说:“四体画得是否美丽,对画的美妙关系尚不大,传神写照,就在画眼睛上。”因此,他画好人物常常几年不画眼睛。

有一次,他给别人画扇,画好了的人物都没画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点上了眼睛,人物不就是会说话了吗?”可见,他认为人物画的关键在于点睛传神。顾恺之还认为绘画不仅要“形似”,而且要“神似”。要“以形写神”。

即要着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顾恺之替裴楷画像,颊上加了三根毛,充分表现了人物特征。为谢鲲画像,让人站在石岩丛中。他说:“此人宜置在丘壑中。”这些都是为刻画人物性格。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箴》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原图丢失,现今保存的是唐朝摹本,这幅画原本藏在清内府,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后,被英军抢夺。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全卷长348.2厘米,高24.8厘米,绢本设色。

“女史”是女官名,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箴”是规劝、劝戒的意思。张华所作《女史箴》还有个背后的故事。

张华是西晋大臣,当时所在的皇帝是西晋惠帝司马衷。著名典故“何不食肉糜”就是出自这位皇帝。

因为皇帝不务正业,大权被皇后贾氏独揽。贾氏善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张华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又不敢直说,于是收集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了《女史箴》来劝诫和警示皇后。

《女史箴》文共有12段,顾恺之原图《女史箴图》也有12段,但现存的唐摹本仅存9段。是丢失了,还是没有临摹下来,就不得而知了。

《洛神赋图》

此画是以魏国杰出诗人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画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画卷长27.1厘米,横572.8厘米,绢本设色。

画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更展现出一种空间美。

画卷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上的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两卷,人物形象基本上类似,只在构图上有景物繁简的不同。景物较简的为宋代摹本,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

《烈女仁智图》

《列女仁智图》根据汉刘向所著的《古列女传》人物故事而创作,内容是描述历代贤德而有智谋远见的妇女。此图原有内容十五节,共四十九人,现在仅剩十节共二十八人。

画中每部人物形成一个有一定关系的独立故事群体。人物旁边注有姓名和故事梗概。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宋代摹本,长25.8厘米,横470.3厘米,绢本设色。

本卷用较粗的“铁线描”,线条刚劲凝重,人物面部、衣褶等处运用了晕染法。衣纹用笔比《洛神赋图》稍粗。无背景,但画有屏、柱、器皿等物。

顾恺之在人物画创作上提出的“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等要求,图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物的性格神态上,有生动形象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