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相关人物
乐不思蜀是一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的《汉晋春秋》中。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在新环境中感到非常快乐,以至于不再思念原来的地方。
乐不思蜀相关人物
乐不思蜀相关的主要人物是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他的小名是阿斗。刘禅在位期间,初期信任并支持诸葛亮,致力于发展和民众的休养,但后期宠信宦官黄皓,导致日益衰败。在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兵攻打蜀汉,刘禅最终选择投降,蜀汉随之消失。投降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并迁居至洛阳。
后来“乐不思蜀”的典故被当作贬义词,被后世许多人拿来嘲笑刘禅的无能和没心没肺。此时大汉天数已尽,这样的局面就是诸葛亮在世也难以扭转乾坤,这个时候他还能做什么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装疯卖傻是一种可以瞒天过海的生存之道,也是养晦自保的策略。
乐不思蜀的蜀是哪里
乐不思蜀的蜀是今四川省三国时期蜀国的地盘,快乐地不再想念故国。后比喻因为沉溺于玩乐而忘掉自己的根本,或乐而忘返。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南朝宋裴松之助寅,汉晋春秋。
乐不思蜀的含义
乐不思蜀的意思是非常快乐,以至于不再思念蜀国。这个成语源自于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在被司马昭安置在洛阳后的生活状态,他虽然被俘虏,但仍然过着无度的生活,表现得非常快乐,以至于不想回到过去。因此,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乐趣,以至于忘记了原来的环境或本源。
乐不思蜀类似的诗句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岑参《登古邺城》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姜夔《姑苏怀古》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西湖怀古》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曾棨《维扬怀古》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刘禹锡《金陵五题·并序》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杜甫《武侯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