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碎凤凰叫下一句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昆山玉碎凤凰叫下一句
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意思是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出自《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李凭箜篌引全诗及解释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解释:第一联: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弹奏制作精美的箜篌(丝绸之精品在吴地,蜀中桐木宜为琴身),空山里的浮云(被箜篌的乐音吸引)颓然凝滞在那里不流动了。
第二联:湘妃(江娥,舜之妃)对竹挥泪,素女(神话中的女神,善鼓瑟)也满脸愁容,那是因为李凭在国都长安弹奏箜篌。
第三联:乐声像昆仑山的玉碎时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也像凤凰和缓地鸣叫。
乐声会使芙蓉花流泪化为露水,又会使香兰发出笑声。
第四联: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有十二座城门的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箜篌的二十三根弦奏出的声音令天帝听了为之动容。
第五联:在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的地方,石头被乐声震破,引来一场秋雨。
第六联:听众在幻觉中,仿佛是李凭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仿佛觉得老弱之鱼和瘦弱的蛟龙都在乐声中有力气跳舞了。
第七联:月宫里的吴质听得入了迷,靠在树上不睡觉了,露水斜着飞滴代理,打湿了树下的寒兔。
昆山玉碎凤凰叫的修辞方法
"昆山玉碎凤凰叫"是一个典型的汉语成语,它源自古代的文学作品,用来形容音乐或声音的美妙。这个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
1.比喻:将昆山的玉石比作珍贵而美好的事物,玉碎则比喻美好事物的毁灭或结束,凤凰叫则比喻哀婉动听的声音。通过这种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音乐或声音的美妙和悲伤。
2.象征:昆山和玉碎凤凰叫在这里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它们还象征着更高层次的美和悲伤,比如艺术的美和英雄的悲壮。
3.夸张:通过使用"昆山玉碎"和"凤凰叫"这样的夸张表达,强调了音乐或声音的美妙程度,使其显得更加引人入胜和难忘。
4.对仗:"昆山玉碎"与"凤凰叫"在字数和节奏上形成了一种对仗,这种对仗在汉语诗词中常见,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5.情感色彩:这个成语整体上带有一种悲壮和哀婉的情感色彩,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毁灭和哀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昆山玉碎凤凰叫"这个成语运用了比喻、象征、夸张、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形成了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和深刻内涵的表达,常用于形容音乐或声音的美妙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