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有哪些名句
边塞诗是我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滥觞于隋朝,形成于唐朝。《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极具历史意义。
边塞诗有哪些名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王维《使至塞上》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有何特点
盛唐时期,国家繁荣昌盛,连带着边塞诗也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积极情感,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边塞诗的情感基调由一开始的豪迈昂扬变得沉郁压抑,到了晚唐,整体风格偏向于沉重悲凉,其中不乏对频繁发生的战争的思考和反对。
1、对战争的批判和反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将军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晚唐之前。人们重武尚武,包含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点在盛唐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人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来。
但是到了晚唐,国力衰弱,外敌入侵,连年征战。居于边塞的诗人们更能感受到的是战争带给人们的苦痛。“九华四俊”之一的张蠙所作《吊万人冢》有云: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道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实,表现了对于普通士兵命运的同情和感慨,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而张乔的《再书边事》:“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分营夜火烧云远,校猎秋雕掠草轻。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虽然有战争得胜的欣喜,但是也充满了感伤。
2、表现边塞的清苦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盛唐的繁荣景象使得王维,岑参等人即使来到边塞也依然不改昂扬豪放,壮志满怀。连带着大漠风光也变得诗情画意了起来,与之不同的是,“九华四俊”在来到边塞之后,真实的感受到了边疆生活的清苦艰难。
3、对南疆风土人情的记叙
诗歌也是一种有用的历史资料,许多晚唐诗人就曾经对南疆的风土人文有过记录,比如诗人顾云就曾写过《筑城篇》叙述南疆人民铸造城墙之事,许棠的诗集中也有记叙提及西南地区的南诏国历史,正是这些诗歌中的只言片语为以后的历史考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而且,在晚唐之前的边塞诗的创作背景大都在北方,西南地区较少,晚唐边塞诗的繁荣填补了关于西南地区的空缺。
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历史
初唐时期的边塞诗集中在陈子昂和初唐四杰等几位有名的诗人诗作上,他们普遍投身塞外,投笔从戎以立功封侯是他们重要的心态,所以,初唐大量的边塞诗皆出自他们的手,经过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诗人对诗风的扭转和改革,边塞诗到了盛唐更加繁荣。
他们大都出自社会的中下层,对当时宫廷诗风是非常不满。而后陈子昂真正看清了齐梁诗风留下的弊端,旗帜鲜明地要求变革,强调诗歌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而边塞诗题材成为他这种诗歌追求的最先选择。
到了盛唐,边塞诗形成一种客观上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无论在哲学上与审美上,还是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为“盛唐气象”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的出现,撑起了一片江山。盛唐开始出现以边功授勋的制度,所以盛唐的边塞诗数量很多。
同时,唐代的新边疆主义政策对唐代诗人的影响也非同一般,造就了盛唐人热衷边塞诗。因为种种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当时广袤的边塞接连上演的轰轰烈烈的战事,为广大诗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极好舞台和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
中唐时期的作家人数与文学创作规模,就整体而论,是超过盛唐的。所以中唐的边塞诗十分可观:它不仅在数量上堪与盛唐相伯仲,便是在质量上亦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中唐边塞诗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是相当真实地记下了吐蕃入侵、陕西失守、边疆转入退却防御等重大历史变乱。陇右、河西的失守,对边疆的影响甚大。它与安史之乱一个从外部,一个从内部极大地损伤了大唐帝国的“元气”,也是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重大标志之一。
晚唐边境战争频繁,众多诗人喜欢前往边疆游历,面对边境战争中唐王朝胜少败多的局面,他们给予了高度关注,留下了大量边塞题材的诗作。其主题主要是忧愤深广地批判和揭露。这并非晚唐诗人新创的边塞诗题材,对朝廷赏罚不明的不满、对将帅邀功嗜战不恤士卒的揭露和对辛勤戍边的战士的同情一直是边塞诗创作中的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