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夏商周朝  /  荀子个人资料简介

荀子个人资料简介

时间:2023-09-16 14:35阅读数:997

荀子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大师,他的思想主张是“人性本恶”,强调后天学习,这与孟子的“人性本善”相对立,荀子所撰的书籍《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他的文章作在汉代流传三百多篇,后经编订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个人资料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天道观、认识论、礼论和人性论。

天道观是荀子在先秦时期的自然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展而来,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且具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因此,他主张人应在尊重自然规律前提下来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论中,荀子提出,认识实质上是主体通过感官接触外界的事物,并利用思维器官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进行理性处理的过程,由此,他强调认识应是全面、客观的,而非片面和主观的。

人性论中,荀子主张人性本恶的核心思想,但人的这种“恶”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来加以化解。而如何化解人性“恶”的本性,强化人“善”的品性,需要通过后天教育,并辅以行为标准和道德准绳来加以约束和改善。

礼论中,荀子强调,“礼”是度量一切的最高原则。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准绳,不能逾越“礼”的约束范围内。

儒家五圣为什么没有荀子

原因一,荀子主张人性恶,这可能触及了某些人的敏感的神经。

原因二,荀子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的学说是秦代暴政的思想基础。爱屋及乌,恨屋也会及乌。以人废文,史有前例。

荀子,名况,战国末赵国人。年十五曾游学于齐国稷下,善为《诗》、《礼》、《易》、《春秋》。五十岁左右,曾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时人尊而号为荀卿,后人亦谓之孙卿子。

荀子一生中到过的最后一个国家是楚国,当时春申君在位,任荀子为兰陵令。后来春申君死了,荀子也因谗而被废,荀子也就终老兰陵,没有再回到故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