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

时间:2023-09-26 17:23阅读数:438

提起月亮就能想到的文学作品,《水调歌头》就是其中一首作品,既描写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也描写出了美好的祝愿。作者超脱的胸襟和乐观的情绪,在《水调歌头》中都有抒发,这首诗历来都是推崇备至的作品。

水调歌头苏轼全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苏轼作品的特点

1、豪放风格

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诗词中,写人状生而以慷慨豪迈的形象与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与性格特点的诗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

3、婉约风格

苏轼比较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主张诗歌能够“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

苏轼文学上擅长什么

1、诗歌

苏轼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现存诗二千七百多首,题材广泛,且各体兼备,又因题意不同,呈现出不用风格。

苏轼认为诗词的创作应该是内容充实郁勃而自然表现出来,不能只靠技巧来表现。同时由于他学高才博,对诗歌创作的技巧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并能以创新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在他的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诚然苏轼的诗歌风格主要以雄发为主,但他也强调阳刚与阴柔的相互融合。同时苏轼在诗中善于用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总结人生的哲理。

2、词作

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词突破了作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他是两宋词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都是沿着苏轼所开拓的道路行进的。

苏轼也推动和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词题和词序,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其二是在词中使用典故,这两者也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散文

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人齐名。他现存散文四千余篇,包括有议论文、记游文、传记碑文、书札、题跋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有长篇大论,也有短章小文。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这类文章主要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制科文字等,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苏轼的政论与史论。他的议论文带有战国纵横家的习气,尤其是早年的文章,有时故作不合时宜的惊人之语,但说理透彻,气势逼人。

4、书法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5、绘画

苏轼在绘画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他擅长画墨竹,自承出自“湖州竹派”,他的墨竹不同于北宋画家文同写实的画法,作画时不拘泥于客观的外形,而是强调主观的竹之神韵。

苏轼还喜爱画枯木、奇石之类,同样出于寓兴寄请,且往往借助于酒兴创作。除此之外,前人题跋诗文中,还提到苏轼能画草种、佛像。

苏轼的绘画主张,是强调内在精神重于外在形式的绘画观。这种观念在当时引起了文人阶层的响应,开启了写意绘画的先声。

还有如“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等说法,延伸成为“诗画”或“诗书画”结合的“士人画”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