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隋唐名人  /  王维的送别二首

王维的送别二首

时间:2023-10-12 11:45阅读数:326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祖籍山西祁县,后举家迁往蒲城(今山西永济市),是唐代的诗人和画家。

王维的送别二首

1、《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主要成就

1、诗歌创作

根据王维的人生经历,大致可以以40岁为界,将王维的诗歌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王维的仕途较为顺利,热情高,有济世之志,写下来很多咏政诗和边塞诗,风格较为热情奔放,如“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等句便很好地展示王维的济世胸怀。

后期,王维的热情受到挫伤,思想逐渐消极,渴望退隐田园,多作山水田园诗,如“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等句便很好地展示其隐世之志。

前期王维的诗中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饱含济世之志,如“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等句;王维的热情受到抑制,其佛教思想深化,思想日趋消极,内佛外儒成了他的主要思想,如“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等句。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多样,基调自然优美、清雅冲淡。总体特征是将诗情画意、音乐美、禅趣高度结合,并将诗人形象和山水景物交融。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歌特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诗的创作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年以后,他一方面寻求佛理,一方面隐居在终南山,自称“一悟寄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

2、绘画成就

王维在诗、书、画、音律等方面均有造诣,但造诣最高的当属诗和画。他的绘画创作活动多集中在长安及近郊地区,涉及山水、松石、树木、写真及花卉等题材。

王维在山水画中,用水墨的浓淡渲染,采用“破墨”这一新的技法,用黑白二色来表现无念无心的禅宗思想,这一技法打破了之前的青绿重色和线条勾勒的束缚,通过水与墨的无限韵味,表现一种静谧的禅境。

王维一生留下无数绘画珍品,比如《辋川图》《袁安卧雪图》《黄梅出山图》等,但如今大部已遗失。王维因《山水诀》而被后人奉为文人画“始祖”。

他晚年撰写的《奉敕详帝皇龟镜图状》和《为画人谢赐表》里提出了“(画)乃无声之箴颂,亦何贱于丹青”、“卦因于画,画始生书”、“传神写照”、“取舍惟精”及“感而遂通”的见解,代表了盛唐人物画创作的主流观念。

王维的后世评价

1、就王维其人,《旧唐书》和《新唐书》均对其有较高的评价,认为他为人孝顺,爱护弟妹,博学多艺。

2、唐朝官员薛用弱也曾在《集异记》中评价道:“尚书右丞王维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以文章著名,熟习音律,琵琶弹奏得很精妙,在达官贵人之间交游,尤其被岐王宠爱看重。”

3、后世多对王维的诗文和画作等艺术成果也有着较高的评价。就王维的诗歌而言,唐代宗李豫便曾高度评价过王维,认为王维在世时便诗名大振。北宋诗人陈师道也曾在《后山诗话》中评价道:“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4、北宋文学家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王维的诗歌和画作有较高的评价,认为品味王维的诗,却能品出诗中有画,观看王维的画,却觉得画中竟有诗意。

5、宋代诗文家惠洪曾在《冷斋夜话》中评价王维的画作道:“王维画雪中芭蕉,用法眼来看,知道他的灵魂寄居在此,世俗论则指责他认为不知道冷热。”

6、清代学者蘅塘退士曾评价王维道:“王维兼通音乐,工于书画,后人称其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