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秦汉名人  /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典故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典故

时间:2023-10-20 15:05阅读数:7215

历史上关于张良的典故很多,如暗度陈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等,张良是刘邦的谋士,为刘邦打天下建立汉马功劳,张良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曾与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的兵法和谋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典故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句话其实拆分开是出自于两个典故,而两件事情在时间线上相差了半年。

张良计说的是在秦朝的时候有个韩国人叫姬良的,当然这里所说的韩国不是现在的韩国,这位姬良他在试图刺杀秦始皇,失败后便改了自己的姓,大丈夫嘛能屈能伸,于是他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张良。

也就是我们众所皆知,为刘邦出谋划策,以足智多谋著名的张良,总而言之就是说张良的计谋很多很聪明的意思。刘邦用一句话来形容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而过墙梯指得是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鲁班跟墨子对话。在战国时代楚惠王派公输班制造云梯(攻城器具,也就是过墙梯),准备攻打宋国,虽然最后没有成功攻打,但是却因此留下了这句话。

张良生平3个经典故事

1、博浪沙刺秦:

张良的祖上,世代是贵族,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战国时期韩国的宰相。后来,韩国被秦所灭,张良心存亡国亡家之恨,遣散了家中三百多个奴仆,把所有的家财都用来招募壮士,目的是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

为了报仇,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造了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秦始皇东游到会稽,张良和大力士就趁机藏在博浪沙,等车行驶过来,就发动了突然袭击,但是很可惜,他们只是误中了副车而已,并没有伤到秦始皇。

秦始皇对这件事情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于是,张良只好逃到了下邳,藏身在朋友项伯的家中。

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2、明哲保身:

大汉基业稳定后,封张良为留侯,张良本来身体不太好,就一心修道,有时连饭也不吃,常一年多闭门不出。他看到刘邦已经得了天下,就慢慢从“帝者师”退到了“帝者宾”的位置,也很少参与王室的各种斗争了。

不过,高祖刘邦有事情还是向张良请教,他也跟随汉高祖刘邦讨伐代国,用计攻下马邑,劝他立萧何为相国,和皇帝之间谈论了很多天下的大事。

后来刘邦想要改易太子,吕后就向张良求助,张良觉得改换太子是件大事,就出计谋帮助太子保住了位置,吕后因此也对张良非常敬重。

当初,刘邦让张良自己选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他谦虚地推辞了,晚年的张良看到韩信等人的结局,就自请告退,一心修道去了。

《史记》上说张良在吕后当政时就去世了,追封谥号文成侯。也有一种说法,说张良后来修道成仙了,这种说法大概是不可信的。

张良年轻时在下邳圮上遇到的送给他书的老人,十三年后,跟随汉高祖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找到了黄石,拿了回去放在祠堂郑重拜祭。在张良死后,这块黄石一并和他下葬。他的家人每次上坟伏腊祭祀时都会拜祭黄石。

3、劝都关中:

刘邦得到了天下,都城定在哪里,非常重要。刘邦本来想把都城定在洛阳,很多大臣也持这个意见。

有一个叫做娄敬的齐人,跑到洛阳,求见刘邦,和刘邦说关中的地势险要,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大臣们都觉得建都洛阳好,唯独张良支持娄敬的意见,并且认真地分析了在关中建都的好处,刘邦向来信赖张良,就决定定都关中,汉五年又迁都到了长安。

张良教会刘邦的三件事

1、人心险诈,不可不防。刘邦交友广泛心底宽广,对他人尤其是朋友没有什么堤防的心理。张良让刘邦拨三千兵并将沛县交由一个“朋友”雍齿管理,而雍齿却借机造反,挟持刘邦的亲眷。

用张良的话就是应该知道:冰霜薄,人情更薄;华山险,人心更险。

2、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张良知道雍齿是个贪图小便宜的小人,于是猜出他必定会在晚上出城偷粮。

在三天后的一天,于劫粮必经之初抓住了这个叛徒,而不费一兵一卒。这件事情,又教会了刘邦: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带兵打仗应该熟悉了解对方将帅的性格,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3、仁义在口中,诡诈心中藏。刘邦宅心仁厚,想打开牢门让雍齿自己走掉。这时张良告诉刘邦:仁义在心中是没有用的,应该做出来,要学会假仁假义。

于是,刘邦在集市上当众释放了雍齿,并说了一番慷慨激扬反抗秦朝暴政的话。结果放了一个雍齿,却又有2000人马来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