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是哪个国家的
舒曼从小就展示出了音乐上的天赋。他从7岁开始学习钢琴,并在16岁时开始创作音乐。年轻时,他遵循母亲的意愿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后,他决定放弃法律,专攻音乐。然而,由于手指受伤,他不得不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的道路。
舒曼是哪个国家的
19世纪德国作曲家,他主张革新音乐领域,其重要论文的收录在 《音乐与音乐家》中。1840年,舒曼与维克老师的女儿克拉拉完婚。
这一年,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代表作有声乐套曲 《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等。40年代舒曼的创作重点从钢琴曲和艺术歌曲转到交响音乐、协奏曲、室内乐、戏剧音乐等大型体裁方面。代表作有如交响曲 《春》《莱茵河》等。1843年,舒曼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舒曼的音乐评论
他的评论常常借助虚拟的主体,以辩论的形式呈现,具有情感性,文学性以及价值导向性等特点。这些评论传达了舒曼的音乐思想,他主张革新音乐领域,抨击保守的学院派和庸俗的市侩艺术,极大促进了浪漫主义艺术的发展。
舒曼的音乐评论充满着创新精神。在舒曼以前,过往的音乐评论大多采用第一人称作为音乐评论的主体,这种方式被认为不够客观,为了克服这一点。舒曼采用虚拟化的主体作为音乐评论的主体,“大卫同盟”就是其中一种,他通过这一虚拟主体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舒曼超过78%的音乐评论均以“大卫同盟”为评价主体。
舒曼认为要用辩证的思维对待音乐评论,他经常刻画出各种个性完全相反的人物来评判音乐作品。在设计“大卫同盟”的成员形象时,舒曼设计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正如舒曼在与帕格尼尼的交谈中说到的:“是我性格两面性的直接体现,但是我更愿意将他们二者直接融合成一个刚毅的男人。”
舒曼的音乐评论是浪漫主义时期描述式批评的典型。他的评论充满诗意,大量使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充满着真情实感。
这些评论促进了德国乃至欧洲浪漫主义的发展。此外,舒曼的音乐评论超脱出音乐的范畴,扩展到社会层面,敏锐的洞察力使他能透过艺术看到真实的历史和政治。
舒曼的音乐美学思想
舒曼主张诗意的、富有情感的创作。他坚持要在诗歌和文学中吸收艺术创作的灵感。他还指出艺术要写现实生活,反对用表面的技巧堆砌的空洞的艺术,认为音乐能用来表达内在情感,因此他的作品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内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