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曾巩喜雨原文及翻译

曾巩喜雨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4-01-10 14:31阅读数:575

《喜雨》是宋代文人曾巩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雨后的喜悦景象,并抒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丰收的祈盼。

曾巩喜雨原文及翻译

喜雨

宋·曾巩

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箔,指用竹片、树枝等编制成的用具,类似于簸箕。

驱,逐遣。

湫,音qiu,意为深潭,大水池。在古时候,人们认为水池中往往生存着龙等灵物,故习惯在湫字前面加上灵字。

菽粟,音为shūsù,指豆和小米,在这篇诗中泛指粮食。

瓯窭,读音ōujù,意为狭小的高地、山坡。

篝,本意指悬架在篝火之上的三角形竹架,在这里指装物品的笼筐。

翻译

第一句: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忧。

“偶”就是偶然,“徇”就是巡视、遇到,“偷禄”就是做官不尽职,白白享受俸禄。“长人”应该是指当时的君主。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偶然遇到一名官员不尽职,白白享受俸禄的打算,心中便为千里之外的皇上感到忧虑(也不排除这一官员指的是苏轼)。

第二句:桑问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桑”就是指的桑树或桑叶,桑问应该指桑叶全都用光了(喂蚕宝宝了)。“箔”在这里指的是用竹子做的养蚕用的器具,举箔就是指全部的器具。

“蚕初茧”就是蚕宝宝都刚刚结成蚕茧。“陇上”指的就是陕西西部、甘肃一带(不排除这里指的是凤翔,当时苏轼做官的地方)。

整句意思:桑树叶已经喂光了,所有的蚕宝宝都开始吐丝成茧了。陇上地区已经挥舞着镰刀将麦子秋收完毕。

第三句: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更喜”就是更加快乐的是。“风雷”就是风和雷。“生”指从....生出。“北极”在这里应该指的是秦岭北麓的太白山。“顿”是马上。“驱”是驱使。“灵湫”指的就是深潭,古人认为水深一点的地方都有仙气儿嘛!

整句的意思就是:更开心的是风雷从太白山中升起,顿时驱赶着云雨从仙气儿飘飘的水潭飘出。

第四句: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果满篝。

“菽粟”中,菽指的是高粱,粟指的是小米,菽粟就代指所有粮食。“虚祷”指的就是无用的祈祷。“瓯窭”原意指的是狭小的高地,这里指干旱贫瘠的高处耕地。“果”也代指粮食。“篝”指笼子,这里指装粮食的器具。

这句的整体意思是:打今儿个起,粮食的丰收不再依靠无用的祈祷,即使是高处那干旱贫瘠的土地收货的粮食,也能装满粮笼。

曾巩喜雨表达的中心思想

这首诗的标题中,“喜”是用来点题的,并与正文中的“喜”字相呼应。从诗文的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看出曾巩流露出的无以言表的欣喜之情,甚至也能够想象到眼前粮食和瓜果堆满成山的丰收景象。

大抵是当时人为因素有限,靠天吃饭仍占据主导,一旦遇上风调雨顺之年,这种好年景便愈加让人觉得珍贵,也更加让人觉得欣喜和欢快。

曾巩虽然因为个人原因被外放,担任着不大不小的官职,但是他却能入乡随俗,找准自己的定位。作为一方官员,他是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在第一位的,并且时刻关注着他们,希望他们能摆脱疾苦,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所以当曾巩看到“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的境况,甚至比普通百姓还要雀跃欢呼,甚至还不惜笔墨,把所思所想诉之笔端。

这正是曾巩与百姓“同甘苦、共命运”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曾巩尊重劳动者,心系劳动者,愿意替百姓分忧解难的思想认识,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爱戴、理解和同情。

同时该诗,特别是前两句,也隐隐表达出作者对外放的不满,并期待有朝一日能遇见天时地利,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收获。当然,这也是作者对当下出境淡然视之,借诗用以自励、自我鼓舞的表现。

曾巩喜雨赏析

《喜雨》以雨水丰沛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诗中的雨水象征着希望和丰收,它为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诗人通过描绘农田中的景象,如桑蚕吐丝、麦子成熟,展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努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北方的风雷和云雨,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风雷的出现使得云雨涌现,给人们带来了喜悦。

这种景象也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安定的期望,预示着好运和吉祥的到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社会的景象,情感真挚而直接。它展示了曾巩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通过诗歌的表达,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困境和希望,并在其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总之,《喜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它以简洁清新的语言,直抒胸臆,展现了曾巩独特的诗意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