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怎么学才能学好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学好文言文,既是初中生考试的需要,也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初中生感到文言文难学,主要是因为接触的少,而且没有文言文的语感,所以,多读、多了解古代人的语言表述方法,这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基础。
初中文言文怎么学才能学好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断句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4.准备好词典
在学习文言文,或者自己看文言文的时候,希望学生养成一个习惯:古汉语词典不离身。在看文言文时,遇到不懂的就去翻词典,在看词典的时候,养成一个习惯,把它的每一个意思看一个遍。同时有例句的,试着自己根据它给出的词义,能不能看懂例句的意思。
5.多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
由于文言文一般都会涉及到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这让学生平时需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很多的文章和诗歌或多或少还会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的内容,例如季节、时代、地名等等。所以学生平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文化常识。
怎么预习文言文
1、先初读,把课文读顺
一篇文言文对于孩子难免有生词生字,这是孩子理解课文的重大障碍。所以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找出生词生字,然后借助工具书理解它们,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2、把课文读通
这一步骤是孩子阅读的核心内容,也是预习的关键。孩子细读课文又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大声朗读课文中的每一个字,直到读顺为止;当孩子读顺时,就不要只顾着一味地大声读了,这时可以一边默读,一边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总体的概括和总结,甚至记忆;理解了全文的大意以及主旨,再进行大声朗读,配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很快孩子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能够背诵课文了。
3、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大部分孩子翻书也能清楚的表达出课文的意思。具体做法的是: 背诵课下注释(人名地名除外),家长可以在孩子背诵后检查记忆情况。这样做虽然辛苦,但是孩子的基础会非常牢固,不仅可以锻炼记忆力,越记越快,还可以使孩子充分理解文言文中的知识点(如 句式、句意)培养语感。像这样打好基础,孩子背过课下注释,即使以后学习忘记原句,也会因为极高的文言文素养,轻松拿下文言文。
4、帮助孩子记忆文言实词
现在孩子的学习工具是非常多的。但是这些学习工具,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尤其是学习文言文的工具。举个例子,对于简单文言文的学习,很多家长会在老师的建议下去买一本《世说新语》。这本书上的文章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同时也比较好理解。可实际上孩子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根本不愿意去看。家长这个时候要做的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帮助孩子去记忆积累这些知识点。要知道看这本书其实不是最终目的,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记忆每个小的篇目中遇到的词语的意思才是真的目的。
5、兴趣点拨
初中的文言文考查通常是选取片段性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到了高中文言文的考查通常会选取长篇的人物传记,这些绝大多数是出自于史记。但是如果家长以讲故事的形式去点拨孩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之后,孩子自然会主动去阅读这些书本。孩子书读得多了,文言文素养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同时,孩子在积累这些的时候极大可能会看到考试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