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作业辅导  /  语文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

时间:2024-01-15 09:29阅读数:401

《水调歌头》是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怀念弟弟的词,具有丰富的浪漫主义元素,词人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临摹出一幅皓月当空、亲人远在他乡、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体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

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

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无眠这什么意思

1、《水调歌头》中无眠是指词人苏轼自己无眠。

2、“无眠”二字出自“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意思是“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苏轼通宵未眠”。

3、苏轼“无眠”的原因有二:

(1)政治上不得意:

词的上阙,作者把酒问月,想“入世”,为国做事,但又不敢“入世”,内心矛盾。这种“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让词人处于“无眠”的惆怅之中。

(2)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的下阕,作者望月怀人,想到久未谋面的弟弟,思念之情异常深切。这是让苏轼“无眠”的第二个原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婉约还是豪放

豪放。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