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作业辅导  /  语文  /  默读的三个基本要求

默读的三个基本要求

时间:2024-01-23 16:12阅读数:46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阅读提出了要求,可见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学习中,阅读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常见的阅读方式有朗读、默读等。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格外重要,能够提升孩子读书速度的同时,便于孩子思考问题。

默读的三个基本要求

1.默读,不动口,不出声,也不用手指,能边看边想。

2.将句子的前部分轻声地读,后部分闭上嘴,用眼睛看,轻声读,即练习时,要压低嗓门,轻声地读。

3.指读,即眼睛随着手指或笔尖,一句句一行行的扫视,不出声地读。

小学生默读的三个好习惯

1.回过头再读一遍

在阅读中往往会遇到比较复杂或者是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段落,这时候,默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回过头来,多默读几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有生字,查字典

小学生的识字量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不认识的字和词。遇到这样的情况,先结合上下文内容想一想,猜一猜这个字或者词的意思,若还是不明白,则可以查阅字典,搞懂意思

3.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我们在日常阅读中要养成边读边画的好习惯。比如自己觉得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疑难的问题,还有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感,都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笔记录下来。勾画时要尽量保持书本的干净整洁,切不可乱涂乱画。

默读是什么要怎么读

默读在形式上与朗读相反,它不出声音,而是视觉与文本意蕴的直接相联。也就是说,朗读是视觉感知文字,嘴读出声音,文字意蕴与声音同时作用大脑,形成对文字意蕴的理解。而默读没有声音的中介,是文字与意蕴的直接通联。

朗读要读出声音,所以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文字与声音被大脑接受;而默读因为不用读出来,所以能够以短语甚至句子、段落为整体文字群块的形式被大脑接受。眼睛扫视的文字段范围(视域)和眼睛扫视的速度决定了默读的速度。这样,默读时大脑里直接现出意蕴或意蕴群,这就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默读没有声音,速度更快,更便于深入理解。默读是一种更加难以掌握的阅读方法。因此,默读就可以分成初级默读和高级默读。

初级默读是由朗读向默读的过渡。不出声音,但可以有嘴动,嘴在读,只是不出声。其实是无声的朗读。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初级默读要提升为高级默读,就是真正的默读。不动嘴,不在心中读音,真正靠眼睛的扫视。

实际上,初级默读兼有朗读与默读的一些优点,也是有意义的。当需要保持安静,而阅读文本理解难度又很大,需要认真深入阅读时,就可以采用初级默读。

默读没有声音的干扰,便于集中心神去理解文本,所以成为精读、细读的常用方法。默读速度较快,所以又成为泛读、略读、粗读、检读的常用方法。默读是实用性最强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