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宋明理学”的思想是哲学史的组成部分,这种思想对我国古代的社会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有很深的影响。朱熹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朱熹的思想主张
主张“格物致知”,认为通过对事物的研究和思考,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他还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理是事物的规律,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
朱熹的理学内容是什么
朱熹理学自成体系,说的有理可寻,让你无理可驳,真可谓讳莫如深。朱熹理学沿袭五百多年,至今无人超越。
朱熹反佛崇儒,他一直在探索可以用来治国的方法。他的新主张对整个宋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理学,堪称绝妙。
他的理论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体系之庞大,是宋代理学的大成,他在理学方面所作的阐述,后人受益匪浅且对他的理学称赞有嘉。他的理学思想到了元朝的时候受到欢迎,并作为治世之道和管理民风的良方。
朱熹理学避各家之所短,扬各家之长,集佛、道、儒为一体,吸取其中之精髓。而这思想的核心是理,他认为理是万物之根本,万物皆有理,也离不开理,当所有的理归结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太极。
万物随着理转,理无所不在,既可以用来形容道德伦理,又可以用在人身上,即所谓的人性。
朱熹理学还分为静和动、阴和阳,万物循环、生生不息,动和静都有它们自己的规律,这就是他的动静观。人若是能达到格物致知就是圣人,身为凡人的他已经在考虑圣人应该做到哪样,说明他自己已经是个圣人。
人要做到仁慈、讲礼节、有义气和有智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成为圣人。他还阐述了人性二元论,人体的形成离不开理和气,气的不同让我们有不同的脾气和不同的性格。
朱熹的诗句名言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4、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朱熹《朱子家训》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朱熹《朱子家训》
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读书要三到》
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熹《朱子家训》
9、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朱熹《念奴娇·临风一笑》
10、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