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网
家长网  /   历史名人  /  世界名人  /  但丁思想的二重性

但丁思想的二重性

时间:2023-11-15 16:18阅读数:1033

但丁,全名但丁·阿利吉耶里,他是意大利时期文艺复兴时代的著名作家、诗人。是生活在高度基督教时期的但丁,率先对宗教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也因此,但丁被誉为人文主义运动的先驱者。

但丁思想的二重性

分别是歌颂上帝和批判教会。

1.但丁热情的歌颂现实生活的意义,认为现实生活具有本身的价值。他在《神曲》中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这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上帝给予人类“最伟大的赠品”。

2.但丁对教会肆无忌惮地干涉意大利内政,破坏国家和平统一的罪恶,对教会僧侣颠倒善恶、犯罪造孽的种种百姓劣迹,表示了异常强烈的憎恨。

为什么说但丁不止是诗人

但丁(1265年-1321年),他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市民家庭,幼时蒙受古典文化的熏陶,熟谙古典时代的著作,修辞哲理无不精通、天文地理无不研究、音乐绘画无不涉猎。

同时,但丁也“接受过神学方面的教育,除了中世纪必不可少的《圣经》之外,他还通晓基督教早期教父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的神学理论”。

13世纪末,但丁作为七大行会之一的医药业行会成员有机会参与到市政权力机构中,“先后当选人民首领特别会议和具有市议会性质的百人会议的成员”。公元1300年,但丁当选为佛罗伦萨最高政权机关的六执行委员之一,但丁短暂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

1302年,但丁被缺席审判、终身放逐,从此过着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艰辛备尝。他周游各地,拓宽了眼界、丰富了体验,历经波折,后于1321年去世在拉文那,未能返回故土。

但丁作品中的人文主义因素

中世纪的西欧是一个高度基督教化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众的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深刻地烙上了宗教的印记。对于但丁来说,也毫不例外。他的作品在形式、结构、内容上并未彻底摆脱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和宗教世界观的束缚。

以但丁的代表性著作《神曲》为例,他采用隐喻象征的笔法来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和政治问题,谴责了教宗和教会的腐化及罪恶。

这部皇皇巨著采用世俗文学的押韵韵文、以基督教为主题,按照基督教的构想勾勒了地狱和天堂的场景,描绘了诗人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地狱、炼狱(净界)以及与贝雅特丽齐畅游天堂的经历。

在这著名的诗篇中,他大量引用了古典作家素材和著名的历史事件,将神游的三界细分为若干层,其中安插了形形色色的灵魂和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借古言今,体现了自己的评判标准,也就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历史观和道德观构建一套惩恶赏善的标准。

这说明但丁对当时主流的基督教价值标准产生了质疑。由此,我们可见但丁的作品其实是在基督教的框架内、沿着古典知识的路径、结合新时代的需求,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但丁的作品已经具有初步的批判意识,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但丁作品中所呈现的特点同样是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所展现的特点,正可谓在基督教文明中孕育出了人文主义因素。